監察「小政府 大市場」政策的量)器
陳心田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文匯評論 09.21.2006)
(本文主要內容刋登於九月二十一日的文匯評論)
曾特首較早前宣告港府早已不依靠「積極不干預」的原則治港,令人懷疑過去一直尊重個人選擇及智慧並少作政府計劃的傳统是否已經隨流失去。其後他又撰文強調市場的重要性。有人認為曾特首只是棄用「積極不干預」的「名義」字眼,並非代表治港路綫有重大改變。筆者亦認同無須在「積極不干預」、「小政府大市場」等名稱鑽牛角尖,把一套管治的概念淪為文字遊戲。然而,特首高姿態地否定「積極不干預」依然讓海內外部份人仕深感不安。其實要衡量政府在一個經濟體的影響力,應該嘗試用上一些比較客觀的驗証。有五類蛛絲馬跡頗能夠讓我們看到港府政府的政策方向:
1. 政府開支佔總GDP的百份比
這是一個重要的數據—百份比越高反映政府參予越大,而這指標甚至比量度稅收更好。因為理論上一個政府可以在低稅率下,靠發債、赤字繼續膨脹。近年香港這百份比大致徘徊在20%左右(2000年代初期曾一度超越20%)。相比起其他歐美及鄰近地區(根據2000-2002的平均數據,美国大約三成,新加坡則低於二成),港府開支佔總GDP的比重驟眼看來似乎不算偏高,但不要忘記港府無須怎樣負擔龐大的国防支出。
2. 管制的多寡
政府對有關管制方面熱衷與否,直接影響市場被限制的程度。單以勞工市場為例,香港暫時在工資、工時方面仍然主要依靠市場內的供求力量,政府干預未算嚴重。唯壓力團体、議員要求政府在各行各業立例規管之聲此起彼落,令「市場主導」的政策飽受衝擊!
3. 政府向個別機構或界別傾斜的程度
要評估香港的市場力量,政府有否向機構、界別作出傾斜是一有用的指標。
一些政府喜歡透過法例、政策或財務津貼去扶助、保護個別機構及界別,而任何這類政策扭曲價格機制,當然有違「市場主導」、有違「大市場」的原則。
4. 政府所控制的企業的數目及範模
相較一些国家政府緊握公共或與國防有關的事業,香港的電力、電訊、鐵路、飛機等行業均是民營。只要民營化隨着領匯的上市繼續擴大(九鐵應該快將上市,港府可考慮把港台、海洋公園私有化),便可進一步釋放市場的力量。
5. 政府對經濟發展及民生的參予程度
作為大地主,港府自然難以在土地政策上完全抽離,但應著眼於土地供應。然而回歸後,政府在經濟發展並土地使用上幾次推動鴻圖大計,包括「八萬五」、「數碼港」、「狄士尼」及幾乎成功上馬的「西九文娛區」,明顯偏離以市場勾地、公開競投並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策略。此外,中央計劃式的教育政策如強逼推行「母語教學」亦有違「小政府」本色。事實上,港府自九七年起其中一項失分甚多的正是過份地計劃經濟及民生事務,削弱了市場的力量!
總的來說,「小政府 大市場」並非不能驗証的抽像概念,反而可以在一些指標上顯示出來,令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看見政府究竟是否全心致力維持「市場主導」,還是逐步加大「政府主導」,嘗試在不經不覺間違反「小政府 大市場」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