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保護主義與經濟

黃健明 – 獅子山學會經濟研究員, 信報 (理財投資P. 25, 02.04.2009)

新春伊始、鼠去牛來,不過新一年中的種種恐懼,也離不開去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問題。在經濟不景的背景之下,各國積極利用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政府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中相信也以此為重點。

政府財政收支對於經濟有其平穩作用,因為政府收入一般順着經濟升降,開支則由於福利開支與經濟反向而行。以香港為例,過去十多年不計各項基金調撥的政府收支反映,每個百分點的經濟變化引致超過兩個百分點的政府收入變化,而開支則與經濟變動並無顯著關係。正因如此,政府的財政盈餘與赤字在經濟高峰與不景中交替出現,自動減低經濟波幅。不過,積極財政政策能否刺激經濟卻是另一回事。

美刺激經濟方案作用受質疑  

當美國新一任總統奧巴馬表示,各界對於政府需要以行動挽救經濟並無異議,多位經濟學者近日卻以美國大蕭條和日本經濟長年不振的經驗,聯署質疑政府增大開支振興經濟之效。長年成為諾貝爾大熱得獎者兼聯署人之一的法馬教授(Eugene Fama)認為,財政政策並非免費午餐,推行政策的資金必然來自民間,從而造成擠出效應(crowding out effect),減少民間消費或儲蓄。除非政府獨具慧眼、較民間更能善用資源,否則增加的政府開支擠出民間開支,財政政策的作用便會大打折扣。

克魯明(Paul Krugman)為此與法馬來了一場小小筆戰,筆者認為,米塞斯研究所(Mises Institute)的盧卡斯(Lucas Engelhardt)提出的同步性(simultaneity)最能指出其中關鍵。

除此以外,1992年獲得諾貝爾獎的貝加(Gary Becker)也認為,美國刺激經濟方案的作用很可能被誇大。一來政府增加的投資項目難以準確針對失業人士,反而可能引導人力資源到經濟效益較低的行業(同樣,除非政府獨具慧眼);二來社會上具經濟效益的項目有限,政府短時間內匆匆增加投資,無可避免把資源投放於不具經濟效益的項目。

增加政府開支對於刺激經濟作用有限,隨之而來的其他要求卻可以甚具破壞性。在美國刺激經濟方案之中,便有「買國貨」(buy American)的要求,變相禁止方案中的各項基建使用入口鋼材。

保護主義致生產力下降

經濟不景之時,部分行業供過於求,強制「買國貨」的保護主義自然大有市場。可是在高度專業分工的全球經濟中,各國產品服務互相依賴,一個國家的保護主義必然引來他國報復。當然,我們可以進一步把「買國貨」的要求擴展至被報復的產品,而最終的極端結果就是各國都要「自給自足」。

貿易之益,在於李嘉圖(David Ricardo)提出的相對優勢、也在於克魯明提出的規模效益,透過減省全球整體的生產成本而使人類受益。貿易雖是國與國之事,而其中關鍵無非專業分工。

張五常教授指出,失業只會在專業分工下出現,而保護主義解決失業的渠道,正是減低專業分工。可是各國放棄利用擁有相對優勢或規模效益的產品換取入口,就必須利用更多資源換取更少產品,「自給自足」的結果將是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倒退。這就如政府只要禁止所有個人之間的產品服務交易,各人當起自己的廚師、裁縫、司機,失業問題幾乎可以立即解決,生活水平卻必然大不如前。

克魯明表示,在此非常時期,如無法協調各國政策,採取保護主義或許為協助各國投放更多資源挽救經濟之最佳方案。但這觀點恐怕是他把焦點過於集中需求層面,而忽視保護主義引致生產力下降,為人民生活帶來的影響。

財政政策刺激經濟的作用未明,受到利益團體壓力而隨政策而來的各種要求則多為有害。假如審時度勢認為儲備對於不明前景行有餘力,應該仍以退稅還富於民為佳。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