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網羅

祝越山- 文匯報 (文匯論壇, A18, 12/01/2011)

近期有報道指出,雖然近年香港年輕人的教育程度上升,然而工資水平卻不升反跌。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在1996和2001年,15至19歲組別的工資中位數為6,000元,直至06和09年,有關數據降至5,000元;20至24歲組別的工資中位數亦由1996和2001年的8,000元,降至09年的7,500元。相反,25至29歲和30歲以上組別的工資中位數一直平穩維持在1萬元和1.1萬元水平。另外,25至29歲年齡組別擁有第一個學位的比例高達20%。

 

筆者一向不盲目相信教育可以致富的言論,特別是在香港這個「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年代,大學畢業生手上的「沙紙」愈來愈不值錢,數字正好反映了這一個現實。香港大學數目由1990年的2間,到1999年變成8間,再於2006年增至9間。在短短20年間,大學的數目增加了7間,增幅為350%。筆者在此作一個極為粗略的假設,香港大學畢業生的數目亦同時增長了350%,但香港的經濟在這20年間的增長,又是否可以完全吸納這些新增的大學畢業生呢?

當大學生的數目多了,而市場上對大學生的需求又沒有同步增長的話,一個可預見的情況就是大學生將開始擔當比以前低級的工作,工資中位數當然也隨之而下調。另一個問題就是,當大學學位的學額多了,能進入大學的學生的比率也提高了,筆者沒有精確的數字,但估計以前可能只有0.1%的學生最終能入讀大學,今天可能已經增至10%,以前0.1%當然比今天的10%精英得多。大學生的平均水平下降就變成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此一來,大學生的入職水平必然下降,到最後就出了這樣的結果,量化寬鬆必然導致貶值的道理,在職場也可以同樣應用。

到最後,那0.1%的精英因為量化寬鬆的緣故,無法被分別出來,入職水平下降;那9.9%的同學就白花三年光陰外加十多萬學費,才走到前人同樣的位置;最後那90%就更是可憐,連一張沙紙也沒有,被迫讀副學士、或是讀其他不實用的課程,希望不用白白的在職場上被打壓,卻也是徒勞無功;全部人都落在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網羅中,被迫玩這樣的一個殘酷遊戲。

同日,香港大學公佈一個民意調查,九成年輕人表示相信持續進修有助晉升。筆者相信並非他們無知,反而是他們明白雖然要付上光陰、金錢,但活在量化寬鬆的時候,跟隨量化寬鬆的路是唯一的活路。可憐莘莘學子,就這樣賠上了一生最寶貴的青春。香港政府又何時才醒覺呢?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