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的通脹預期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 B16, 2011.2.17)

路人甲:「通脹率確實是多少,永遠都沒有人說得準。」

路人乙:「你在諷刺國家統計局重新釐定度量消費物價的那一籃子貨物比重嗎?Come on,這只不過是人家的例行公事,你又何需大驚小怪?毛主席不是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

路人甲:「毛主席講過甚麼,又有誰知道?我只知道網上名言『認真你便輸了』。其實無論甚麼統計,總有主觀的取樣誤差,國家統計局無論怎樣微調那一籃子貨物的比重,得出來的數字,也絕對不是真正的通脹。消費物價指數和通脹,是兩件事。」

只要知道有通脹就可

路人乙:「對不起,你越說,我便越不明白。通脹不就是解作普遍物價的持續上升嗎?消費物價指數上升,那不是通脹是甚麼?」

路人甲:「當貨幣的購買力被削弱,普遍物價便會持續上升,那就是我們口中的通脹。不過,要知道普遍物價上升是多少,第一件事就是要將物品之間相對價格轉變造成的影響撇除。所以,統計官僚都只好退而求其次,用一籃子貨物,希望可以盡量忠實反映消費者面對的價格轉變。」

路人乙:「你說的都是技術上的枝節吧。如果說,消費物價指數持續上升,反映通脹問題仍然存在,那便沒有問題了。」

路人甲:「 差不多先生雖然死在牛醫手上,不過他沒有絕後,而且子孫繁衍呢!你當然可以這樣說。不過,我的重點是,既然明白到通脹和消費物價指數的關係,就不要再糾纏在猜測消費物價指數的遊戲了。其實,真正要留意的基本因素,應該是貨幣及信貸的增長,以及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中短期的物價變動,其實未必可以反映些甚麼。」

路人乙:「誰會猜消費物價指數?預測數字也是央行試水溫的指標, 所謂的分析,根本是消息。」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