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怪獸家長 只有畸形派位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 2011.2.24)
知識分子大談港孩現象,彷彿香港的中產父母,個個都是怪獸家長。
對不起,我思想保守,始終認同《三字經》的十二字原則:「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父母為孩子供書教學,希望學校對孩子有要求,究竟有什麼不對?作為一個父親,我堅持我們有權為兒女選擇一套合適的教育,為他們提供一個符合自己家庭價值取向的成長環境。
當然,知識分子在心底裡,極度鄙視這種主張家長話事的態度。每次講到「誰有資格過問兒女教育」這個原則問題,知識分子總會說:「李先生,你見識多,當然有能力去幫兒女選擇教育。不過,香港有好多怪獸家長,只會盲目追求名校高分……」
知識分子先定義了怪獸家長,以後要辯論教育政策,有理無理,一頂大帽子扣下來,思辯功夫再到家的人,無論怎樣也要先輸三分。總之,他們將教育說成是專家的範疇,家長只可從旁配合,不能主動出手,否則學生壓力大,教師壓力又大,就連社會價值都會被扭曲。
實情又是怎樣呢?隨入大學的人口比率提高,以及知識分子策動的連串教育改革,家長和學生面對的壓力和怨氣,為什麼反常地越來越大?
上星期,《蘋果日報》一連兩日特寫失業碩士,牽動香港輿論。新聞標題說他寄出二百多封求職信,單憑這一點我們便可以推論,這位阿鵬根本分不清楚,究竟自己是在找工作,抑或碰運氣。我更直覺認為,他對任何事都好像沒有興趣,更不用說追求什麼人生理想目標。
不知道其他家長有什麼感觸,我對阿鵬現象則極其憂心。尤其當我見到自己六歲的女兒和四歲的囝囝,對身邊的事物仍然有莫大的興趣,我就更加害怕有朝一日,香港的制度會將他們天賦的好奇心也摧殘掉。過去一年多,我在不同場合,接觸過不同年紀,不同階層的學生,我發現年紀越大的學生,普遍對學習興趣也越低。究竟這是簡單的偶然,抑或是制度的問題?
沒有丁點挑戰的學習,通常也沒有趣味;可是難度太高,卻會教人氣餒。現實是每個孩子各有長處短缺。有些孩子在某方面有過人之處,可是沒有機會去挑戰自己,最終埋沒了天賦。有些孩子學習上需要輔助,竟然被拉牛上樹,結果越來越退縮。知識分子口中的怪獸家長,又有多少是不願見到兒女被倒模教育摧殘的可憐父母?
知識分子虛偽。口頭上,他們說因材施教,實際上,卻用行動不斷鞏固派位制度。他們反對學券制,也反對取消統一派位讓中小學自由收生。亂點鴛鴦,資源錯配,試問又怎樣因材施教?為什麼竟然有人會反智地認為,知識分子比孩子的父母更緊張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