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代價浮現

am730 (C觀點 M06, 2011.4.28)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幸好,香港推行最低工資的時間剛好碰著經濟興旺,大部分企業都有能力承擔額外的工資支出,不會有太多的企業會因此而倒閉;起碼在實施初段,不會有太多的工人因而失業。整體來說,大部分基層工人將會因最低工資的實施而得益,有負面影響的只屬極少數。

不過,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最低工資可謂反轉了香港企業傳統的僱傭關係,企業得調整原有的制度去適應,增加了營運成本。這些新增的行政開支,純粹是為了滿足法例的需要,不會產生增加收入的效果。長遠而言,只會減低企業增發工資的能力。為了應付最低工資,很多企業都得為此而召開多次會議。行政部、人事部、財務部、電腦部、公關部的工作人員要開會研究具體工作,董事會要拍板作決定,大家都忙作一團,但做的都是不會增加收入的工作。
 
香港的僱員大部分都是領月薪的,無論是28日一個月,還是31日一個月,都拿同樣的工資。現在改為時薪,豈不是要有些月份多,有些月份少,交租供樓可不會因日子少的月份可以交少一些。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由月薪轉時薪是一種倒退。本來,為了方便,每個月都當31日計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但有些老闆,眼見為最低工資已付出了額外代價,僱員還要爭取飯鐘錢,那30日的月份就不能作31日計。老闆的一閃念,可以變成很多人的額外工作,人事部與會計部個個月都要分開計數,電腦部要改寫程式,連負責出糧的銀行與負擔強積金的公司都多少增加了一些工作,可見社會是需要為推行最低工資而付出成本的。
 
有些實力不足的公司,基層的工資增加之後,中高層的員工就只好加少一些。整體而言,高低層的差距確是拉近了。但管理是要靠差異的,差異太少會令管理層覺得公司不重視自己的功能,因而無法令下屬尊重自己的權威。長此下去,會愈來愈少人願意為報酬上的些微差異去當管理人員,大家輕輕鬆鬆拿最低工資算了。
 
不難預期,明年公司就得為中高層管理人員補加工資,以維持級別間的合理差異。其結果是基層員工無論今年怎樣努力,除非升級,否則都很難有工資加。他們以後都只能拿最低工資;想加薪的話,只能靠政客在檢討最低工資水平時為他們多爭取一點。這種沒法完全掌控自己命運的處境,絕對不會好受。
 
以現時的最低工資水平,應可請到有一定經驗的員工,以後中學畢業生一定會更難找到工作,18歲至23歲的組群一定失業率大增。他們只好去申請綜援,輪候公屋,不做隱蔽青年,就會聚眾生事,造成社會負擔,令家長頭痛。這些代價是否值得?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