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年高票當選?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2011.6.2)
上星期,我在臉書上發起了一個「邊個做特首,香港死得最快?」的民意調查。三天之內,已經有超過五百「朋友」回應。五名虛擬候選人: 梁振英、唐英年、范徐麗泰、梁家傑和李卓人,各自迷矇地代表了香港人茶餘飯後政治論述所代表的價值觀。
結果,還是有點出乎意料。下任特首大熱門唐英年,以超過八成半得票率,贏出這一場「迷你逆向民意調查」。說實在,唐英年一向給予我的印象,不過是個無憂無慮到公卿的富豪後人。論野心,他總不及梁振英。唐英年也沒有像范徐麗泰,以全國人大常委的身份,要重提廿三條立法。論行政表現,非公務員出身的唐英年能駕馭官僚系統,算是難能可貴。不過,幾百人的表態,也不可能是純粹的偶然吧!
先此聲明,我從來都不認為,民調是精準的科學。真正的科學方法,嚴格來講應該可以在同樣環境條件,重複出一樣的結果。任何形式的意見調查,都是試圖將主觀的感覺,以數字裝飾成客觀的事實,現象背後的解讀,還是由各門派說書人自說自話。
「朋友」認為唐英年當特首,香港死得最快,原因之一應該是近來這位特首大熱的挑釁言論。就算唐英年的意識再遠離群眾,也不可能不知道,時下年輕人有一股反霸權狂熱在醞釀當中。有理由相信,唐英年刻意高調強硬,是要用行動向北京發出明確訊息:「必要時,我有心理準備去負上最艱巨的政治任務。」雖然唐英年表達意向的手法有點粗糙,不過態度的正確,也切合北京口味。
下任特首另一黑馬是梁振英。每當有江湖傳聞,說北京還未有最終決定,接下來的一句,必然說是:「誰說梁振英沒有機會?」這個陣營力捧的人物,代表「以繁榮換取和諧」的價值觀,正是過去三十多年來大陸的主流思想。老實講,梁振英和唐英年,都只不過是代表了同一種統治思想的表裡,實質上,我看不出他們誰當特首對香港有何分別。
最佳的政治劇本,永遠不會是獨腳戲。經典劇作的配方,就是在每場戲充分發揮Protagonist和Antagonist的矛盾、張力和無奈;中文經典,就有諸葛亮對周瑜。此外,周旋在兩個主角之間,還有個帶出劇本的主軸事件的「第二角」(Deuteragonist)。沒有魯肅,赤壁之役打不成,沒有東吳,也沒有三分天下的局面。
范徐麗泰,就是這場特首選舉的第二角。唐英年和梁振英,至今都沒有明確講清楚,究竟自己是否支持重提廿三條立法。 范徐麗泰高調表態支持重提廿三條立法,而且繼續保持一定民望,形勢上令到任何有意角逐下任特首的人,都不可以逃避公開正面表態支持重提廿三條立法。相信只要唐英年和梁振英為廿三條「洗濕個頭」,范徐麗泰自然有交代。事實上,像范徐麗泰這種香港政治遙控器,留守第二角的位置,才最有利北京操控香港。
特首選舉的舞台,彷彿在告訴香港人:角色人選和劇本,老早就定好了。橫看豎看,香港就像一齣古典悲劇,裡頭每個人都面對宿命的無奈。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