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業既非福利亦非權利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2011.6.30)
每個地方,總有一樣公共政策,神聖不可侵犯,只可以供人膜拜,沒有理性辯論的餘地。在香港,這頭政治聖牛,叫做公營房屋。戰後的香港,人口急速增長,加上租金管制衍生出來的額外成本,廉租屋在很多人眼中,的確是殖民地政府的德政。因此,很多香港人先入為主,覺得政府干預住屋市場是天經地義,也沒有察覺到,原來香港的情況老早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當年的房屋政策,針對幫助無瓦遮頭的人;今天政客的綱領,是夾硬將沒有上車能力的人拉上車。
其實無論樓市好壞,一旦認定了政府有責任協助市民置業,無論在任何經濟環境,總有一班人出來說置業困難,政客也可以大派利益換取群眾掌聲。經濟差的日子,「搵朝唔得晚」的人會說:「供樓壓力很大。」到了樓市和經濟瘋癲起來,又總有人會覺得樓價太貴。難怪梁振英等政治從業員,一直死咬不放,都要將自己和這個政治議題捆綁在一起。世間沒有只升不跌的樓市。鼓勵置業的政策,必然產生道德風險。經歷八萬五的教訓,特區政府終於放棄要提高市民置業比率的政策方向。可惜,京官王光亞一打開口牌,曾蔭權忽然下跪,香港又回到之前那條舊路。更令人氣餒的是,香港民主派的政治人物,見到港人治港被如此侵犯,竟然一聲不響,有些甚至表示認同。由此可見,只要被磚頭輕輕一碰, 維護制度這種虛無的價值,即時見裂紋處處。
除了香港人對公營房屋有種情意結之外,香港還有一個政策迷思,就是居屋可以騰空公屋單位,產生所謂的流轉功能。問題是,不用復建居屋,現在的公屋富戶,一樣可以用綠表免補地價做業主。為什麼一定要復建居屋呢?過去十年,居住於自置居所的家庭比例,一直穩定地維持在五成左右。另外,約莫有兩成香港人居住於公營的租住居所;租住私人單位的家庭,一直佔整體不足兩成。如果說香港有嚴重的住屋問題,要靠復建居屋來解決問題,理論上針對的就是那不足兩成的人口吧。可是,現實中的操作,復建居屋最大受益人,卻是那些已經享有房屋福利的綠表持有人。一直以來的慣例是五名中籤者當中,只有一名是白表申請者;就最近一次攪珠,白表的中籤比率,不到百分之四。白表申請者「揀樓」機會渺茫,事實也證明了居屋的流轉功能有限,為什麼政客還要將復建居屋列為特區三面紅旗之一呢?說到底,對多數人來說,復建居屋好像沒有多大的成本,可是對中籤的幸運兒,在樓市高峰時免地價上車,數比起中六合彩二獎還要大。再者,每個居屋買家,都免費獲贈一張認沽期權,政客可以名正言順地慷他人之慨,又何樂而不為?置業既非福利亦非權利。復建居屋,只不過特區政府希望息事寧人。香港底子夠厚,一年浪費三幾百億地價收入,今天看來不算什麼。可是長遠計,如此敗家下去,我們究竟可以捱多久呢?
李兆富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