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錢應急,竟是「恩恤」?

信報 (專家之言 P.31, 2011.7.27)

 

政府提倡母語,向「番話」說不,今日又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話說「迫金局」正研究設立「恩恤制度」,容許供款人在特定情況,包括危疾、家變等,可以提早取回供款,以作應急之用。至於升學、買樓、失業等,又有無得「恩恤」?主席胡紅玉表示稍後會諮詢公眾,尋求共識。
先要搞清楚,甚麼叫「恩恤」?
查字典, 「恩恤」亦作「恩卹」,專指帝皇時代,朝廷對臣民的救濟或身故撫恤,《池北偶談.談故.學士贈尚書》: 「本朝大臣,身後例有恩卹。」推而廣之,政府或慈善機構發放的救濟或賠償,也叫「恩恤」,例如香港有「恩恤金評議局」,服務對象是義勇軍及其配偶。
自己錢應急理所當然
由此可見, 「恩恤」有憐憫、施捨的意思。那麼,我想問胡主席:提早發放供款,是出於憐憫,還是施捨?要知道,打工仔每月供款,不是偷,不是搶,也不是問政府借,而是自己真金白銀拿出來,月月供,年年供,供到退休為止。我們前世無欠政府,今世都無,反而是政府欠了我們。現在修例,容許市民拿回自己的錢應急,這叫撥亂反正,理所當然,何解說是「恩恤」?
這個政府,平時高高在上,儼如專制的家長,對市民的日常生活指指點點,稍為不滿,就「家法」侍候。但所謂「家法」,經常是一刀切,有殺錯,無放過。例如政府看扁我們這些小市民不懂得籌劃人生,未雨綢繆,到退休時,就會攤大手板問政府要錢,所以政府要先發制人,遂有「強迫金」之惡法。
無錯,的確有人喜歡先使未來錢,今朝有酒今朝醉。問題是,難道全香港七百萬市民,竟無一人有儲蓄習慣,又無一人懂得理財?點解政府因為一小撮人的不負責行為,就要懲罰全港市民,這是甚麼道理?
有人說, 「強迫金」是退休保障,可以改革,但「恩恤」不能濫,除危疾外,升學買樓等小事,一律不應獲批,否則會令制度變質,甚至崩潰,加重政府日後的福利開支。這就奇了。「強迫金」是投資,升學買樓,難道就不是投資?養兒防老,千古不變。孩子「浸過鹹水」,自然比較吃香,將來賺到錢,就能孝敬父母。
若論風險,股市的風險大,還是樓市的風險大?你花錢供「強迫金」,不論投資組合,也不計回報高低,都要支付不菲佣金,還有住屋問題尚待解決。但買樓就不同了,一次過可以滿足投資自住兩大需要,是否化算,讀者大可自行判斷。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背景不同,目標各異,怎可能一刀切,大家一齊供「強迫金」,還要硬性規定,非到退休不得拿錢?凱恩斯講得好: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高官不愁衣食,自然可以講風涼話,但小市民呢?受制於資金緊絀,即使機會來了,也因為「五行欠水」而見財化水,多麼可惜呀。不要跟我說甚麼基層人工低,供款少,給你退款都無意思。我不是說基層,就算一般中產都有這個問題。例如樓市大跌,人棄我取,本是入市良機,但首期尚欠幾萬,怎麼辦?
如果「迫金局」願意回水,不用多,兩三成足矣,已經幫到好多人。要記住,機會可能一閃即逝,像金融海嘯,樓市見底即反彈,前後不足一年,時間就是金錢,「迫金局」何不成人之美?
是的,替「強迫金」鬆綁,政府責無旁貸,「恩恤」?真是笑話!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通脹升溫,百物騰貴,小市民生活艱難,顧得衣食就顧不了住行。難得政府大發善心,體察黎民, 「恩恤」百姓,一如當年皇帝登極, 「恩赦」天下,如此皇恩浩蕩,一眾蟻民,還不趕快謝主隆恩!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謝毅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政府提倡母語,向「番話」說不,今日又給我們上了寶貴的一課。

話說「迫金局」正研究設立「恩恤制度」,容許供款人在特定情況,包括危疾、家變等,可以提早取回供款,以作應急之用。至於升學、買樓、失業等,又有無得「恩恤」?主席胡紅玉表示稍後會諮詢公眾,尋求共識。

先要搞清楚,甚麼叫「恩恤」?

查字典, 「恩恤」亦作「恩卹」,專指帝皇時代,朝廷對臣民的救濟或身故撫恤,《池北偶談.談故.學士贈尚書》: 「本朝大臣,身後例有恩卹。」推而廣之,政府或慈善機構發放的救濟或賠償,也叫「恩恤」,例如香港有「恩恤金評議局」,服務對象是義勇軍及其配偶。

自己錢應急理所當然

由此可見, 「恩恤」有憐憫、施捨的意思。那麼,我想問胡主席:提早發放供款,是出於憐憫,還是施捨?要知道,打工仔每月供款,不是偷,不是搶,也不是問政府借,而是自己真金白銀拿出來,月月供,年年供,供到退休為止。我們前世無欠政府,今世都無,反而是政府欠了我們。現在修例,容許市民拿回自己的錢應急,這叫撥亂反正,理所當然,何解說是「恩恤」?

這個政府,平時高高在上,儼如專制的家長,對市民的日常生活指指點點,稍為不滿,就「家法」侍候。但所謂「家法」,經常是一刀切,有殺錯,無放過。例如政府看扁我們這些小市民不懂得籌劃人生,未雨綢繆,到退休時,就會攤大手板問政府要錢,所以政府要先發制人,遂有「強迫金」之惡法。

無錯,的確有人喜歡先使未來錢,今朝有酒今朝醉。問題是,難道全香港七百萬市民,竟無一人有儲蓄習慣,又無一人懂得理財?點解政府因為一小撮人的不負責行為,就要懲罰全港市民,這是甚麼道理?

有人說, 「強迫金」是退休保障,可以改革,但「恩恤」不能濫,除危疾外,升學買樓等小事,一律不應獲批,否則會令制度變質,甚至崩潰,加重政府日後的福利開支。這就奇了。「強迫金」是投資,升學買樓,難道就不是投資?養兒防老,千古不變。孩子「浸過鹹水」,自然比較吃香,將來賺到錢,就能孝敬父母。

若論風險,股市的風險大,還是樓市的風險大?你花錢供「強迫金」,不論投資組合,也不計回報高低,都要支付不菲佣金,還有住屋問題尚待解決。但買樓就不同了,一次過可以滿足投資自住兩大需要,是否化算,讀者大可自行判斷。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背景不同,目標各異,怎可能一刀切,大家一齊供「強迫金」,還要硬性規定,非到退休不得拿錢?凱恩斯講得好: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高官不愁衣食,自然可以講風涼話,但小市民呢?受制於資金緊絀,即使機會來了,也因為「五行欠水」而見財化水,多麼可惜呀。不要跟我說甚麼基層人工低,供款少,給你退款都無意思。我不是說基層,就算一般中產都有這個問題。例如樓市大跌,人棄我取,本是入市良機,但首期尚欠幾萬,怎麼辦?

如果「迫金局」願意回水,不用多,兩三成足矣,已經幫到好多人。要記住,機會可能一閃即逝,像金融海嘯,樓市見底即反彈,前後不足一年,時間就是金錢,「迫金局」何不成人之美?

是的,替「強迫金」鬆綁,政府責無旁貸,「恩恤」?真是笑話!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通脹升溫,百物騰貴,小市民生活艱難,顧得衣食就顧不了住行。難得政府大發善心,體察黎民, 「恩恤」百姓,一如當年皇帝登極, 「恩赦」天下,如此皇恩浩蕩,一眾蟻民,還不趕快謝主隆恩!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謝毅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