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免費午餐何來排外情仇

信報 (專家之言 P.35, 2011.8.31)

 

獅子山學會成立7 年以來,為保持言論完全不受政府左右,避免遭政府──這個唯一可以向市民抽稅(就是逼市民購買其服務)的壟斷者「買起」,故堅持不接受政府一分一毫的資助;同時,為保持本會的獨立性,我們也有一個潛規則,就是沒有單一捐款人的捐款會超過每年總營運資金的15%。
然而,看見很多智庫組織(我只是說很多,不是全部,請別對號入座),不是靠納稅人的血汗為生,就是靠單一大水喉「射住」,論財力我們當然輸蝕;所以,與其浪費資源做一些只討好老闆(或政府)的所謂研究,我們的言論要一針見血。
在大眾傳媒這個寸金寸光陰的平台有機會發言時,就不要多廢話,不要像一些自稱學者的人把明明可以在十個字內講完的道理,硬要像寫大學本科論文般,把很多大家都不認識的洋人名字塞進去,弄到讀者們不懂,但又要像「皇帝的新衣」般扮明白,何苦?
既然要一針見血,說話自然要簡單、直接、有爭議空間和說一些其他人不敢說的事,刺激受眾思考,最後達致影響社會的目的。不過,銅板的另一面,當然會讓意見相左的人攻擊,像扣帽子說我們冷酷無情或不理弱勢社群死活等。
熟識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本會贊成政府幫助社會上真正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例如對低收入老人增加資助金額,但反對雨露均沾和億萬富豪均有權領取的老人金大鑊飯;政府幫助真正有需要的房戶上樓,或更佳的形式就是向他們發放租金券等政策。
本會針對和攻擊的,是有手有腳或一看就知有謀生能力,卻無恥地和老弱婦孺爭救濟福利的人,例如一些未畢業便申請公屋、獲教育當局濫發證書的「大學生」,有力氣搞社運卻無力工作的綜援人士和尊貴的立法會議員兼公屋富戶等。
以香港人的善心,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深信納稅人是不會介意提供多一點支援,奈何當有限的資源被蝗蟲們分薄了,正是讓納稅人或中產人士憤怒爆發的導火線。
牽涉新移民特別敏感
最近發生的事件,如外傭居港權的訴訟,政府派6000 元應否包括新移民和港媽維園靜坐反對內地孕婦,反映有香港本土人排外意識日益高漲,理由是新移民分薄香港人的資源。
不過,這些排外的人在道理上已經輸了,何解新移民一定是沒有貢獻的蝗蟲?
怎可以以出生地(或居港年日)來斷定該人有沒有分薄他人的權益?
有什麼理由本地蝗蟲比外來的可愛,更值得吸納稅人的血汗?所以這些排外的人(當中以中產為中堅分子),被社運人士冠以歧視也是無可口非。
似乎當社會上有人特意佔人便宜,尤其有新移民牽涉其中,就讓事情特別敏感。不過,事情要分清楚,好食懶非的人讓人討厭,其實無分本地或外來,只是新移民沒有政治力量而成為眾矢之的;本地人把憤怒發洩在新移民身上,卻只白白增加仇怨,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太多的福利成了權利,倚賴政府的人太多了。
從前香港沒有福利,新移民都是希望自食其力的人,當然會受到較多的尊重,與本地人的衝突自然較少;同樣,美國有黑市移民這個法例灰色地帶,他們都受過苦,做美國人都不願做的工作,又沒有福利,經過最少數年才拿到「綠卡」,所以美國人也較容易接納他們。
反觀福利主義的歐洲,新移民不能融入主流社會而導致的衝突屢有發生,最近令人震驚的一件事就是,挪威殺人狂布列維克的屠殺,他寫下的一個殺人動機是不滿來自索馬里的移民拿挪威護照,靠國家福利過活,更把錢回家鄉(至於布列維克的屠殺對象為何是本土白人而非有色人種,因為字數所限,或另文再談)。
歐洲族群衝突的惡性循環是這樣的:政客要求增加福利,新移民捨難取易拿福利而拒絕透過工作融入社會,本地人反感繼而排外,新移民覺得遭受歧視而和利益一致(均擁抱免費午餐)的本土蝗蟲連成一線反擊排外人士。
看到上周中產在維園發起反對外傭爭取居留權的行動,而外傭卻有人撐腰,一班80 後衝擊該批中產,我們是否在走歐洲的死路?福利變成權利而導致的蝗災,如不從根本手,看來這樣的衝突只會愈來愈多。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王弼

獅子山學會成立7 年以來,為保持言論完全不受政府左右,避免遭政府──這個唯一可以向市民抽稅(就是逼市民購買其服務)的壟斷者「買起」,故堅持不接受政府一分一毫的資助;同時,為保持本會的獨立性,我們也有一個潛規則,就是沒有單一捐款人的捐款會超過每年總營運資金的15%。

然而,看見很多智庫組織(我只是說很多,不是全部,請別對號入座),不是靠納稅人的血汗為生,就是靠單一大水喉「射住」,論財力我們當然輸蝕;所以,與其浪費資源做一些只討好老闆(或政府)的所謂研究,我們的言論要一針見血。

 

在大眾傳媒這個寸金寸光陰的平台有機會發言時,就不要多廢話,不要像一些自稱學者的人把明明可以在十個字內講完的道理,硬要像寫大學本科論文般,把很多大家都不認識的洋人名字塞進去,弄到讀者們不懂,但又要像「皇帝的新衣」般扮明白,何苦?

既然要一針見血,說話自然要簡單、直接、有爭議空間和說一些其他人不敢說的事,刺激受眾思考,最後達致影響社會的目的。不過,銅板的另一面,當然會讓意見相左的人攻擊,像扣帽子說我們冷酷無情或不理弱勢社群死活等。

熟識我們的朋友都知道,本會贊成政府幫助社會上真正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例如對低收入老人增加資助金額,但反對雨露均沾和億萬富豪均有權領取的老人金大鑊飯;政府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劏房戶上樓,或更佳的形式就是向他們發放租金券等政策。

本會針對和攻擊的,是有手有腳或一看就知有謀生能力,卻無恥地和老弱婦孺爭救濟福利的人,例如一些未畢業便申請公屋、獲教育當局濫發證書的「大學生」,有力氣搞社運卻無力工作的綜援人士和尊貴的立法會議員兼公屋富戶等。

以香港人的善心,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我們深信納稅人是不會介意提供多一點支援,奈何當有限的資源被蝗蟲們分薄了,正是讓納稅人或中產人士憤怒爆發的導火線。

牽涉新移民特別敏感

最近發生的事件,如外傭居港權的訴訟,政府派6000 元應否包括新移民和港媽維園靜坐反對內地孕婦,反映有香港本土人排外意識日益高漲,理由是新移民分薄香港人的資源。

不過,這些排外的人在道理上已經輸了,何解新移民一定是沒有貢獻的蝗蟲?

怎可以以出生地(或居港年日)來斷定該人有沒有分薄他人的權益?

有什麼理由本地蝗蟲比外來的可愛,更值得吸納稅人的血汗?所以這些排外的人(當中以中產為中堅分子),被社運人士冠以歧視也是無可口非。

似乎當社會上有人特意佔人便宜,尤其有新移民牽涉其中,就讓事情特別敏感。不過,事情要分清楚,好食懶非的人讓人討厭,其實無分本地或外來,只是新移民沒有政治力量而成為眾矢之的;本地人把憤怒發洩在新移民身上,卻只白白增加仇怨,因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太多的福利成了權利,倚賴政府的人太多了。

從前香港沒有福利,新移民都是希望自食其力的人,當然會受到較多的尊重,與本地人的衝突自然較少;同樣,美國有黑市移民這個法例灰色地帶,他們都受過苦,做美國人都不願做的工作,又沒有福利,經過最少數年才拿到「綠卡」,所以美國人也較容易接納他們。

反觀福利主義的歐洲,新移民不能融入主流社會而導致的衝突屢有發生,最近令人震驚的一件事就是,挪威殺人狂布列維克的屠殺,他寫下的一個殺人動機是不滿來自索馬里的移民拿着挪威護照,靠國家福利過活,更把錢匯回家鄉(至於布列維克的屠殺對象為何是本土白人而非有色人種,因為字數所限,或另文再談)。

歐洲族群衝突的惡性循環是這樣的:政客要求增加福利,新移民捨難取易拿福利而拒絕透過工作融入社會,本地人反感繼而排外,新移民覺得遭受歧視而和利益一致(均擁抱免費午餐)的本土蝗蟲連成一線反擊排外人士。

看到上周中產在維園發起反對外傭爭取居留權的行動,而外傭卻有人撐腰,一班80 後衝擊該批中產,我們是否在走歐洲的死路?福利變成權利而導致的蝗災,如不從根本着手,看來這樣的衝突只會愈來愈多。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王弼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