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政治的最新市價:五百億

壹週刊 (另壹角度A006, 2011.9.8)

 

「樓價貴,租金高,對低下階層的壓力很大。政府還是多起一點公屋吧!」在香港,恐怕這會是主流的直覺。不過,難道公屋只有萬般好處,就連一點問題也沒有?又或者,公屋、選舉政治和房署龐大的官僚,已經捆綁在一起成為共同的既得利益,誰也不要妄想改它一分一毫?
「受外圍因素影響,私人住宅價格在過去幾年間大幅上升。有見及此,政府將五幅本來計劃興建私人住宅的地皮,轉作公屋用途,減少私人住宅供應。參照現時市場狀態,估計將會令庫房減少五百億收入。」假若政府像這樣如實將興建公屋的真正成本披露,民意又會否有所改變?
算到盡的觀點,更有可能遭到輿論聲討。又或者,好像幾年前某些社運首領所講,公屋居民也有權享受維港景觀。不過殘酷的現實是:五百億,用對方法,本來可以有很大的收效。不過,當五百億代價變成了公屋,我們卻只會讓少數時來運到的家庭,忽然中了房屋大抽獎。我們實在無謂自欺欺人,事實上不少得到了房屋福利的家庭,收入環境好轉之後,也不會放棄最初得到的福利。對他們來說,公屋是人權的一部分,是他們應得的,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在濫用公共資源。公屋富戶甚至會說:「既然我們已經在繳交『市值租金』,為什麼我們沒有權繼續享用公屋?」
市值租金?我相信有很多住板間房的人,不介意付出比所謂『市值租金』更高的價錢,以求即時上樓。公屋有黑市租盤,是公開的秘密。福利,落入不需要的人手上,就是暴利。
公屋的官僚,從來都沒有嚴格執行已經定了下來的規則;那些整天都要政府什麼都監管、監管再監管的政客,也從來都沒有要求捍珍貴的公屋資源,究竟背後原因是什麼,難道大家還未心知肚明嗎?再講,公義不就是各取所需嗎?既然有公屋富戶,為什麼要香港人犧牲五百億來為政客興建票倉?我們更加要明白,公屋存在,已經從文化上影響香港的新一代。大學生有理無理都入紙排隊等綠表身份,反映香港價值已經亮了紅燈。
公屋的制度早已完成歷史任務。退一萬步說,就算今時今日香港仍然需要房屋福利,也沒有理由提供以房委會包辦興建、擁有和管理的公屋。為什麼房屋福利不可以用租金津貼的形式發放?保守估計,單以這五塊地的五百億用作種子基金,在不影響香港財政水平的前提下,可以為五萬個最有需要的家庭,持續地提供每月約二千元的租津。
當然,以租金津貼作為福利也有一定的短處,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勝過公屋。至少,現金的福利,不用等幾年的興建期,有需要的人可以即時受惠;而正在領取福利的人,當環境好轉,福利金額也可以相應下調,符合公義原則,讓更多人受惠。捨棄靈活直接的方法,寧願抱殘守缺,不問成本效益地要求無止境增建公屋,唯一的解釋,就是政客和官僚才是公屋的最大得益者。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樓價貴,租金高,對低下階層的壓力很大。政府還是多起一點公屋吧!」在香港,恐怕這會是主流的直覺。不過,難道公屋只有萬般好處,就連一點問題也沒有?又或者,公屋、選舉政治和房署龐大的官僚,已經捆綁在一起成為共同的既得利益,誰也不要妄想改它一分一毫?

「受外圍因素影響,私人住宅價格在過去幾年間大幅上升。有見及此,政府將五幅本來計劃興建私人住宅的地皮,轉作公屋用途,減少私人住宅供應。參照現時市場狀態,估計將會令庫房減少五百億收入。」假若政府像這樣如實將興建公屋的真正成本披露,民意又會否有所改變?

 

算到盡的觀點,更有可能遭到輿論聲討。又或者,好像幾年前某些社運首領所講,公屋居民也有權享受維港景觀。不過殘酷的現實是:五百億,用對方法,本來可以有很大的收效。不過,當五百億代價變成了公屋,我們卻只會讓少數時來運到的家庭,忽然中了房屋大抽獎。我們實在無謂自欺欺人,事實上不少得到了房屋福利的家庭,收入環境好轉之後,也不會放棄最初得到的福利。對他們來說,公屋是人權的一部分,是他們應得的,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在濫用公共資源。公屋富戶甚至會說:「既然我們已經在繳交『市值租金』,為什麼我們沒有權繼續享用公屋?」

市值租金?我相信有很多住板間房的人,不介意付出比所謂『市值租金』更高的價錢,以求即時上樓。公屋有黑市租盤,是公開的秘密。福利,落入不需要的人手上,就是暴利。

公屋的官僚,從來都沒有嚴格執行已經定了下來的規則;那些整天都要政府什麼都監管、監管再監管的政客,也從來都沒有要求捍衞珍貴的公屋資源,究竟背後原因是什麼,難道大家還未心知肚明嗎?再講,公義不就是各取所需嗎?既然有公屋富戶,為什麼要香港人犧牲五百億來為政客興建票倉?我們更加要明白,公屋存在,已經從文化上影響香港的新一代。大學生有理無理都入紙排隊等綠表身份,反映香港價值已經亮了紅燈。

公屋的制度早已完成歷史任務。退一萬步說,就算今時今日香港仍然需要房屋福利,也沒有理由提供以房委會包辦興建、擁有和管理的公屋。為什麼房屋福利不可以用租金津貼的形式發放?保守估計,單以這五塊地的五百億用作種子基金,在不影響香港財政水平的前提下,可以為五萬個最有需要的家庭,持續地提供每月約二千元的租津。

當然,以租金津貼作為福利也有一定的短處,不過總的來說,還是勝過公屋。至少,現金的福利,不用等幾年的興建期,有需要的人可以即時受惠;而正在領取福利的人,當環境好轉,福利金額也可以相應下調,符合公義原則,讓更多人受惠。捨棄靈活直接的方法,寧願抱殘守缺,不問成本效益地要求無止境增建公屋,唯一的解釋,就是政客和官僚才是公屋的最大得益者。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 –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