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貪小便宜到貪污

信報 (專家之言B15, 2012.2.29)

 

兩周前,本欄曾說美國人針對社會問題,第一個方法是成立民間慈善團體,招聘義工,一手包辦募捐、寫信、包禮物等關懷行動,而不是大安旨意、攤大手板等政府接濟,或者要求政府成立某某部門。在香港,特區官員條件反射學歐洲,社會有某一類問題,政府成立一個部門,請數十個官員,管理數百個文員,直接批錢給有需要人士,或把審批權外判給社福機構,經過重重手續, 「過水濕腳」,受助人所得的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廉潔得來不易
近期就有一個例子:勞工處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去年10 月初接受申請,根據政府新聞網數字,截至本年2 月20 日,共發放6300 萬元津貼,受助總人數約1.8 萬人,每人最多可以得到每月600元的資助。可是,因為這個計劃,政府額外聘請多260位員工,每月薪酬支出增加了506萬元,每個員工平均月薪近2 萬元!受助人得600 元,派錢的人收2 萬元,這是一個合理的比例嗎?最大的得益者屬誰?所以,什麼叫利益輸送,哈!
說開利益輸送,最近公眾焦點當然放在特首曾蔭權身上。出自戰國時代的成語「三人成虎」,大家都應該聽過。所謂「曾貪」事件的覆蓋面很廣,由坐遊艇、私人飛機,到捐紅酒、租樓,當中亦有很多人和事參與其中,要每件事詳細理解,界定這是貪污、貪小便宜、或無心之失,又要從中判斷特首和公職人員能不能享有師奶們貪小便宜的特權,靠讀報紙、看電視提供的片面資料,容易牽動公眾的情緒,使有心人達到其政治目的。正如三人成虎,似是而非的事多說幾遍,不難動搖公眾對特首的信心。
事實上,坐私人遊艇,如何決定「市價」,相信找十個經濟學家,有十個不同的答案;又例如,尊貴的議員長毛說他用「市價」租住公屋,像沒有什麼人質疑(我們例外),但曾蔭權說用「市價」租深圳的東海花園,就惹來傳媒炮轟。這些傳媒對人不對事、雙重標準的取態,背後有其政治動機,市民對這些報道和分析,不應照單全收。
然而,事件引出市民對政府的廉潔度有很高的要求,不難理解,因為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官員大貪特貪的噩夢,香港社會現今的高度廉潔,得來不易。
回顧歷史,1974 年廉政公署成立,香港的廉潔程度即大幅提升,這觀察沒有錯,但如果只歸功於廉署,卻是美麗的誤會,因為一個社會,貪污的文化根深柢固,不可能只靠一個機構,揮一揮魔術棒,政府便廉潔起來,不然,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問題便容易處理了。香港的廉潔,是港英政府當年在廉署成立的前後,做了很多事情,打貪才水到渠成。
當時政府貪污最猖狂(最少公眾得知的)當然首選警隊,政府的打擊方法是把警隊削權:警隊原本管小販的,串通「陀地」收保護費,港英就把管理權給了有民意代表的市政局(1973 年改組);緝毒,就讓海關來做;違例泊車,就由交通督導員分擔(成立於1974 年)。警隊權力大減,黑社會賄賂的誘因減少,再加上廉署打「大老虎」,港英拿當時社會公認權力最大和貪腐的部門來開刀,其他貪污勢力知道政府認真起來,頓時收斂,以後香港如何走上廉潔的康莊大道,都是歷史了。
削弱政府權力因此,削弱政府的權力,不事事立法或發牌規管,政府官員沒有太多酌情權,經濟活動毋須公務員太多的介入,社會便會廉潔。其實,一個國家廉潔不廉潔,跟有沒有民主,沒有必然關係。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人口的民主國家,貪污卻猖獗,因為做各類生意,形形式式的批文,手續繁複,申請時間又長,怎不成為貪污的溫床?
問題是,近年香港的政客,高舉政府凡事監管、立法,市場不做的,例如起機場、郵輪碼頭、到焚化爐,就由政府做;更甚者,競爭法立法, 監管私人市場,但對99%的公營機構,連做生意做到擁有本地最大展覽業市場的香港貿易發展局,卻不受競爭法監管;市區重建局發展永利街,以數千元把市值3 萬元的單位租給外國藝術家和港大學生,不經公開投標, 「筍盤」要租給誰就租給誰,這樣的機構,也不受監管。
莫說我們沒有民主,就算有,政府權力愈來愈大,又自製特權,特首由貪小便宜,變成貪污,恐怕只是遲早的事。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王弼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兩周前,本欄曾說美國人針對社會問題,第一個方法是成立民間慈善團體,招聘義工,一手包辦募捐、寫信、包禮物等關懷行動,而不是大安旨意、攤大手板等政府接濟,或者要求政府成立某某部門。在香港,特區官員條件反射學歐洲,社會有某一類問題,政府成立一個部門,請數十個官員,管理數百個文員,直接批錢給有需要人士,或把審批權外判給社福機構,經過重重手續, 「過水濕腳」,受助人所得的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廉潔得來不易

近期就有一個例子:勞工處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去年10 月初接受申請,根據政府新聞網數字,截至本年2 月20 日,共發放6300 萬元津貼,受助總人數約1.8 萬人,每人最多可以得到每月600元的資助。可是,因為這個計劃,政府額外聘請多260位員工,每月薪酬支出增加了506萬元,每個員工平均月薪近2 萬元!受助人得600 元,派錢的人收2 萬元,這是一個合理的比例嗎?最大的得益者屬誰?所以,什麼叫利益輸送,哈!

說開利益輸送,最近公眾焦點當然放在特首曾蔭權身上。出自戰國時代的成語「三人成虎」,大家都應該聽過。所謂「曾貪」事件的覆蓋面很廣,由坐遊艇、私人飛機,到捐紅酒、租樓,當中亦有很多人和事參與其中,要每件事詳細理解,界定這是貪污、貪小便宜、或無心之失,又要從中判斷特首和公職人員能不能享有師奶們貪小便宜的特權,靠讀報紙、看電視提供的片面資料,容易牽動公眾的情緒,使有心人達到其政治目的。正如三人成虎,似是而非的事多說幾遍,不難動搖公眾對特首的信心。

事實上,坐私人遊艇,如何決定「市價」,相信找十個經濟學家,有十個不同的答案;又例如,尊貴的議員長毛說他用「市價」租住公屋,像沒有什麼人質疑(我們例外),但曾蔭權說用「市價」租深圳的東海花園,就惹來傳媒炮轟。這些傳媒對人不對事、雙重標準的取態,背後有其政治動機,市民對這些報道和分析,不應照單全收。

然而,事件引出市民對政府的廉潔度有很高的要求,不難理解,因為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官員大貪特貪的噩夢,香港社會現今的高度廉潔,得來不易。

回顧歷史,1974 年廉政公署成立,香港的廉潔程度即大幅提升,這觀察沒有錯,但如果只歸功於廉署,卻是美麗的誤會,因為一個社會,貪污的文化根深柢固,不可能只靠一個機構,揮一揮魔術棒,政府便廉潔起來,不然,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問題便容易處理了。香港的廉潔,是港英政府當年在廉署成立的前後,做了很多事情,打貪才水到渠成。

當時政府貪污最猖狂(最少公眾得知的)當然首選警隊,政府的打擊方法是把警隊削權:警隊原本管小販的,串通「陀地」收保護費,港英就把管理權給了有民意代表的市政局(1973 年改組);緝毒,就讓海關來做;違例泊車,就由交通督導員分擔(成立於1974 年)。警隊權力大減,黑社會賄賂的誘因減少,再加上廉署打「大老虎」,港英拿當時社會公認權力最大和貪腐的部門來開刀,其他貪污勢力知道政府認真起來,頓時收斂,以後香港如何走上廉潔的康莊大道,都是歷史了。

削弱政府權力因此,削弱政府的權力,不事事立法或發牌規管,政府官員沒有太多酌情權,經濟活動毋須公務員太多的介入,社會便會廉潔。其實,一個國家廉潔不廉潔,跟有沒有民主,沒有必然關係。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人口的民主國家,貪污卻猖獗,因為做各類生意,形形式式的批文,手續繁複,申請時間又長,怎不成為貪污的溫床?

問題是,近年香港的政客,高舉政府凡事監管、立法,市場不做的,例如起機場、郵輪碼頭、到焚化爐,就由政府做;更甚者,競爭法立法, 監管私人市場,但對99%的公營機構,連做生意做到擁有本地最大展覽業市場的香港貿易發展局,卻不受競爭法監管;市區重建局發展永利街,以數千元把市值3 萬元的單位租給外國藝術家和港大學生,不經公開投標, 「筍盤」要租給誰就租給誰,這樣的機構,也不受監管。

莫說我們沒有民主,就算有,政府權力愈來愈大,又自製特權,特首由貪小便宜,變成貪污,恐怕只是遲早的事。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王弼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