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 怎樣做一個未來的中產?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B12, 2012.6.28)
中產是一個社會身份,怎樣做,還要學嗎?不要誤會,我不是講如何享受Fine Dining嘆紅酒的中產消費生活。雖然Thorstein Veblen在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有閒階級論)中提出,階級身份越是模糊的日子,就越多人追逐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但這個欄開宗明義:利字當頭;花錢,絕非我強項。
我想要大家搞清楚的,是收入和財富的關係。原則上,兩者二而為一。不過,自從貨幣寬鬆進入惡性階段,利率不再反映風險和資金成本,收入和財富的關係開始脫勾,中產也分成兩類:一,儲蓄高,收入低,結果被迫冒險投機。二,收入已經比同儕高,但一直儲不了多少。
有人說這是失落的一代。更正確一點,應該說失落一代,早在十多年前已經開始。過去幾年經濟學家Tyler Cowen以及創業家Peter Thiel等,都認為除了資訊科技以外,社會進步似乎到達某種樽頸。我會再加一點:這一代中產的落差,在於仍期盼享受上一代急速發展的生活模式。
放棄追逐炫耀性消費
對不起,大家可能要失望了。就以美國為例,根據聯儲局最新的數字,由07年至11年,美國家庭的平均收入下跌了近一成,財富更跌了39﹪!這一代中產,要明白幾件事:一,儲蓄是美德,不過最重要是收入增長要快過鈔票購買力的散失。二,資本和儲蓄是兩回事。資本的原意,解作「生財工具」。如果儲蓄不能夠帶來現金流,那就不是資本,是放在池中讓人家剝削的OPM(Other People’s Money)。最後,不要追逐炫耀性消費了。這一代的炫耀是創造,或許這也是未來世界經濟的出路。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