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式福利 誤國害民

am730 (C觀點A14, 2012.6.29)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新公布的堅尼系數,顯示香港貧富懸殊嚴重。社會對此有很多討論,但大部分意見都著眼於增加福利去扶貧,而不在於刺激生產以提升收入。這條路歐洲國家行過,事實證明並不成功,最終可能推人民落苦海,令國家處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利用公帑去扶貧,無疑是最為快捷有效的方法。窮人有居住問題,可促政府增建廉租的公屋,或進行租金管制。窮人交通開支負擔重,可要求政府提供交通補貼。怕窮人食得不好,可要求政府搞食物銀行,讓窮人隨便去提取食物,連資格審查也不用做,怕會傷害窮人的尊嚴。窮人的收入少,可要求政府制定最低工資。窮人工作辛苦,可要求政府訂定最高工時,增加有薪假期。總之,只要發現窮人有哪方面的缺乏,就可以敦促政府加以提供,令窮人也可以過非窮人一樣的生活。

這樣做的確快捷有效,問題是錢從何來?香港仍有大量財政盈餘,短期應不會有問題。但財政盈餘耗盡之後怎麼辦?歐洲國家的做法,是由國家借錢去繼續提供福利,結果政府欠債纍纍。

現時,歐洲的問題已經暴露,但問題卻沒法修正。因為以福利扶貧會掩蓋了貧窮的自然後果。既然貧窮也不用過貧窮的生活,安貧的人自然會愈來愈多。以至社會上需要依賴政府扶助的人不斷增加,而他們的意見亦成了社會的主流意見,政府的政策不得不跟著他們的尾巴走。主張量入為出,要削減福利的政府,連在選舉中勝出的機會也沒有。社會上有額外負擔能力的人,眼見自己的貢獻,原來大部分都被拿來扶助一批長期都得依賴社會的人,一定會覺得不值,要麼撤資,要麼減低產出。這樣的社會遲早無以為繼。

歐洲正處於這種境況;資金先是從南歐的債務國撤出,現時連德國的資金也覺得不安全;人們擔心,德國也會被歐盟的窮親戚拖累,傾向把資金調去美國或瑞士。

這種趨勢一旦蔓延,就會十分危險,利息一旦被搶高,債務國就更難翻身。在高息環境下,經濟就難以復甦,政府的稅收可能因加得減,加上借錢已不容易,政府根本沒法兌現競選時承諾的福利。最初,人們還以為可以透過示威抗議去逼政府問責,但很快會發現暴亂一樣於事無補。這時,強權政治就有機可乘,歷史就得倒退,社會就會演悲劇。

香港的情況雖然與歐洲不一樣,但以公帑補貼的方法,去縮短貧富的差距絕非扶貧的好方法。窮與苦是很難完全分離的,但正正因為苦,才有脫貧的動力。政府只要提供最起碼的生活保障、平等的教育機會、以及公平的競爭環境,就可以讓個人自行努力去脫貧。政府能做的是減輕人民的痛苦,而非為人民謀幸福。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