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粹政治?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06, 2012.7.05)
今年秋天,我將會主持一個研討會;主題很簡單,只有兩個字:民粹。民粹,這個詞語我們會掛在口邊,不過,卻很少見到有人具體扼要地解釋,民粹是什麼。象牙塔社會主義信徒,尤其是思想上傾向社會主義的那些,怎樣都講不出一個所以然。
其實只要將民粹清楚定義,我們便不難發覺,象牙塔社會主義信徒學者和他們的政治演員朋友,本身就是民粹的化身。當然,他們是不會願意面對現實;因為他們都知道,民粹不但膚淺,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危害。究竟怎樣才算民粹?民粹,就是將所有政治問題,簡化成支持人數的多寡。民粹,就是將多人支持的事情,視為理所當然,不顧後果,也不理少數意見。民粹,是政治的主流。尤其是在香港,對權力的制衡,被視為阻手阻腳。民主,也被象牙塔社會主義信徒和政治演員,貶低成選票霸權。也難怪,有功能組別這個妖孽作祟,民選這兩個字,自自然然就套上了光環。
民粹的象牙塔社會主義信徒和政治演員,卻不會承認他們恃人多欺人少。必要時,他們會將自己包裝成代表弱勢和少數,走上道德的珠穆朗瑪峰。但是當他們意見和你的有出入,他們卻只會拋出五隻字:「我代表民意。」在他們眼中,一切辯論就不用繼續下去,因為他們人多,所以贏了。每次有人將政策討論,簡化成人數多少,我的心就感到不安。工資水平、工時長短、隧道收費、港鐵票價、巴士車資、領匯租金等,只要人多,聲大,就可以掩蓋不同意見。不,他們有一個很漂亮的包裝:共識。共識,本來的意思指,不同意見在經過討論之後,被說服了,又或者各方妥協出一個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方法。港式的妥協,卻變質成「過半數支持」。那仍然堅持的不同聲音呢?「不用管他們。討論下去只會荒廢時機。」
經年累月不斷重複洗腦,這種「不要辯,只要做」的思維,已經成功植入大眾的意識當中。不過,諷刺是,本來應該被民主政治制衡的行政機關,也學會了民粹的一套:「我們經過漫長的諮詢,發覺絕大多數意見,支持政府這項政策。」「民意調查結果反映,過半數被訪者認為政府應該盡快落實這項政策。」香港終於出了一個民粹的特首。政府掌握了龐大的資源,巨額儲備,要收買人心,玩弄民意,佔了絕對優勢。
另一邊廂,香港又醞釀出一股動員更有效率,聲量更大、漂亮和更懂得包裝的狂熱民粹力量。這一股力量,一直以來所衝擊的,正是所謂的傳統民主派。這個現象,我稱之為「民粹政治的劣幣驅逐良幣」。自稱民主派的象牙塔社會主義信徒和政治演員,希望你們明白,今天這個不講道理的局面,正是你們多年來,以人數取代討論帶來的惡果。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