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 渣打有種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B12, 2012.8.09)
話說,香港第一任總督砵甸乍曾經約法三章:「香港乃不抽稅之埠,准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
不抽稅之埠,尊重華人習慣,這兩項不難明白。當時的世界,最重要的稅是關稅,不開徵關稅,香港就是免稅港。至於尊重華人習慣,基本上,除了一般的風土習俗,英國人也不管中國人自行組織起來。今天的東華和保良局,也是19世紀的產物。當年香港華人的結社自由,可能比今天更高。
被美國政府敲竹槓
今天的香港,唯一比較難明的概念,就是「准各國貿易」。要知道,當年英帝日不落霸權,比今天的美國更廣闊。砵甸乍說商人准各國貿易,包括了英帝的敵對國。說到這裏,自然會想到,最近渣打被美國政府「敲竹槓」事件。
最諷刺是,渣打這間跟香港歷史差不多的銀行,從成立至今,業務重點就是中東、印度、香港和新加坡。美國由95年開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不遲不早,到今天這個找銀行開刀的日子方把材抖出來,是否有點巧合呢?
自古以來,兩國對戰,是政治階層的事,民間非武裝的,被牽涉的程度還是有限。全球化之後,跨國企業更加沒有義務為某一個國家的政客服務。坦白講,雖然我是美國文化的啦啦隊,但對這個國家的政府和政客,還是非常失望。但這也是美國精神的一部份:你不用擁護政權但仍然可以愛國。我只是希望,自由市場可以對大政府有點制衡。當然,我更加相信,要見到伊朗的政治有改變,不是經濟的圍堵,而是市場的開放。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