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用「邊境特區」混淆視聽

信報 (經管智慧 B13, 2012.8.29)

 

《舊約聖經》的《民數記》中,有一段講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上帝天降嗎哪解決了以色列人糧食短缺的問題。

不過,天天吃嗎哪,以色列人悶得發慌,於是向摩西投訴,要求吃肉,還大呻早知不出埃及,因為留在埃及做奴隸,至少有肉吃。上帝聽見當然發火,於是說:「預備明天吃肉……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裏噴出來」,直至以色列人聽到吃肉都怕怕。

政策提議說易行難

有人說《聖經》是一面鏡子,照出人性。香港人(至少一部分人是這樣)從要求大陸開放自由行,到現在聽到任何中港融合都怕怕,我不會感到詫異。

說到底,港英留下的積極不干預經濟制度太好,黑錢白錢都流來香港,炒高地產物價,失業率三點幾個百分點世界少見,這些情況,在世界各大央行全力開動印鈔機下,有沒有自由行都會發生。

「邊境特區」或「特區中之特區」因多設一重關卡,使本地人進出更不方便,不可行是可以預期的。但留意今次反對「邊境特區」的人,利用港人恐懼自由行,連帶反對發展「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然而,「邊境特區」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是可以分開處理的。

反發展的組織, 以「邊境特區」成功引起各界對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注視,但他們的着眼點是農地的保護,跟保護菜園村反高鐵相似。

不過, 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又跟高鐵菜園村收地又有本質上的不同,因為依本來政府的提議,發展是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收購農地的責任可以由私人發展商執行,而農地業主最喜歡跟私人發展商打交道,因為有價講。像菜園村政府徵地,官字兩個口,議價空間不大,自然爭拗不斷。

新界東北非邊境特區本來樓價高,增加土地樓宇供應,是沒有貨幣政策的香港唯一應對辦法,公私營合作可以在最少爭拗的情況下加快樓宇供應。但奇怪在,上屆發展局在6月臨換班的時候,公布把原定公私營合作模式,改為政府徵地,現在更被冠上政治毒藥「中港融合」和「割地賣港」,所有發展計劃立刻剎車。

沒有新發展,政府又一次「成功」的為樓市火上加油。用「邊境特區」嚇香港人擱置發展計劃,正中反發展者的下懷。

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還是支持發展和創造就業的,所以對於邊境特區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兩件事要分開來看,不要給人嚇倒才好。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王弼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