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買唔起平嘢
爽報 (財經V36, 2012.11.20)
消費者:「老闆,賣平啲得唔得呀?」老闆:「平?你幫我問吓供應商同業主,睇吓有冇得平?你估我唔想做多啲生意。」
供應商:「我哋都係微利咋!入口乜都貴,你估我哋想㗎咩?」業主:「租金回報率已經好低,你估我想㗎?」
滯脹,就係全世界都呻窮,但又發覺消費品越來越貴,搞到早買早享受,仲要平幾舊。呢個違反經濟原則嘅現象,你唔需要有個諾貝爾經濟學獎喺手上,都會知道,破壞力一定係非常大。
最懸疑嘅地方:「究竟啲錢去咗邊?啲嘢賣到咁貴,邊個賺晒啲錢呢?」如你會諗呢個問題,恭喜你,因你已有正面積極嘅人生,無論順境逆境,你嘅生存能力都會比別人強。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由古自今,當權者最重要收入從來都唔係稅收,而係鑄錢嘅壟斷。通脹,永遠收入最多最穩定,一定係政府;就算冇獨立貨幣政策嘅香港,一樣走唔出呢個模式。所以,滯脹嘅日子,一般市民消費力暴跌,但政府庫房就不斷上升。
表面平 質量跌
政府入面,薪高糧準,一定最少壓力。我唔想挑撥人與人之間嘅妒忌。不過,事實係,當你收入又穩定又高,見到資產價格上升,你都一定想買樓。一般打工仔嘛,見到衰退,都腳軟唔敢買樓啦。結果,賺到盡嘅又係邊個?
至於一般人,最大嘅壓力就係可供消費嘅收入,越來越少。結果,慳,成為一個社會主題。
「窮人買唔起平嘢。」呢句話,係一個貴而不富嘅朋友講嘅,意思指,因窮人畀唔起錢,選擇少,焗住買貴嘢。
最好例子,就係劏房。政治演員,見到劏房呎租貴過大酒店,好似發現新大陸,係毫無常識嘅表現。從來,市場上就係越大件貨,越筍,張單就越貴,不過「斷斤稱」,就越平越靚。
滯脹下,只會有人做下價貨,表面上好似買得平,幫人賺錢,但其實質量都跌。換句話講,買樓收租,都係劏房業主賺最多。香港,其實已經進入滯脹,大家自己睇路啦。
李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