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得書多的蠢貨

爽報 (財經V27, 2013.01.23)

 

讀過經濟學同明白經濟學,係兩回事。如有讀過經濟學,一定聽過Theory of Diminishing Returns(邊際遞減定理)。

可惜,聽過唔等於明白。好多人自稱經濟學家,一旦自身利益尤關,就由屁股指揮腦袋,道義放兩旁。「歷史證明,教育係最高回報嘅投資,所以政府幾時都應該要將資源投放入教育。」說話出自政治演員把口,我唔覺得出奇;不過,當經濟學者都如是說,就好悲哀。

真係明白經濟學嘅人會話:「一直投放,回報率就一直下跌,最終得不償失。」再講,投資金額、方法,同樣影響結果。公共政策有個法則:Private benefits at socialized costs mean moral hazard,意思係你食飯,人家找數,結果不單會亂叫,叫到一枱都係,而且食完都唔知係乜,膽固醇過高,破壞地球自然生態。Moral hazard(道德風險)後果好多時係泡沫爆破,政策傾斜製造資產泡沫,之後有政府出手去救。惟被拯救對象,通常都唔係大眾散戶,而係金融機構。同理,教育泡沫爆破,學生夢想幻滅,你估政府補鑊會救學生,抑或再泵錢畀各大專院校?盲目輸送公帑去製造更多文憑,係好心做壞事。講到尾,投資並非泵咁簡單,除加大規模創造成本效益,競爭更要靠Differentiation。但大專教育越來越似倒模工廠,英文叫Commoditization,中文叫「同質化」。

為讀書而讀書就失去意義。如果教育回報高就要政府泵水,不如叫政府包全世界人早午晚三餐吖。

 

李兆富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