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人行救市不救市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0, 2013.06.25)
資金緊張,仍然是中國股市的劇本。就像任何一套劇,觀眾雖然被目前的影像震懾,但關心的實在是下一步的發展。
坊間對中國現在的狀況,有兩套觀點。樂觀派認為,人行只要一放水,資金環境就會回復正常,現在的緊絀,是出於調控金融行業的預期,人行不是沒有干預,只不過是在低調地確保金融業得到教訓之餘,又不會引發破壞性的骨牌效應。
另一派相信,宏觀調控的政策目標,正正是要打擊過熱,所以,就算會令增長放緩也在所不惜。這派仍然相信貨幣政策的神奇功效,只不過更相信政府高瞻遠矚,不會為一時的方便,放棄長遠穩定。
政策傾斜 資金錯配
但又有沒有人想過,大陸資金錯配的問題,仍出於制度性政策傾斜?中央口頭上要求金融業投放更多資金到民間經濟,促進有機增長,但現實中越來越多資金流向國企和地方政府有關的地產,民企錢荒問題,從來沒有真正紓緩過?
簡單的道理告訴我們:假如各大政策的決策者,個人利益不是來自銀行盈利,而是制度外的回報;制度內,則人和比天時地利更重要,貸款政策自然偏好討好制度內的既得利益。
在邊際利潤遞減的定律之下,長久以來的國進民退,必然出現一邊過度投資和錯配,但另一邊則了無生意。這個現象的最佳指標,莫過於08年後,大陸股市一籌莫展的慘淡收場。
或者,真正的問題不是人行救市不救市。要調理大陸的經濟病,除了要戒除信貸寬鬆毒癮,也要改變操控的習慣和扭曲的本質。民間經濟已經奄奄一息,滴漏甚麼營養品於事無補,再打補針,則會令病情惡化。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