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鬥爭與市場競爭
爽報 (港聞 V19, 2013.08.19)
晒馬、鬥人多,都是鬥爭常見的模式。諷刺是,正當人人都在抱怨政治黑社會化,許多人卻樂此不疲地,沉迷於幫會式鬥爭。
要知道,鬥爭和競爭,兩者只差一字,但分別卻不止十萬八千里。鬥爭是力量的比拼,要人多勢眾。力,是很單薄的比較,100磅的出拳,重過50磅;10萬人臉書專頁,比5,000人多。鬥爭,對於思想簡單的人來說,容易掌握,一眼看過便知輸贏。
鬥爭競爭 相距千里
鬥爭,就是人家做甚麼,你又做甚麼,而且做得更多,更大、更過火。鬥爭的雙方,看似勢成水火,但其實所做的事又沒有兩樣。鬥爭不會令社會進步,非但內耗不斷,而且越來越單一。單一社會的最大風險,就是一旦方向有誤,全民上下都有如被困在一艘衝向冰山的鐵達尼;既不會轉彎,也沒有逃生的出路。
競爭,是發現新方法的過程;海耶克就說是概念的形成。很玄嗎?以小勝大,以弱制強、出奇制勝、推陳出新……這些成語大家總聽過吧。競爭也是要分輸贏,但過程中發現的新事件,會令社會進步。
社會,可以多點競爭,少點鬥爭嗎?競爭是市場的邏輯,所以沒有必要由政府去做的事,就交由市場去做。社會越是百花齊放,選擇越多,權力越是下放和分散,決策越是由下而上,鬥爭的需要就越少。
權力太集中,決策過程由上而下,既然勝者為王,各路人馬又怎不是千方百計爭奪那最高權力和控制?真正希望香港穩定,方法不是扶持一派去永遠地壓倒另一派;這不但是最、最、最危險的局面,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打壓的力度,也是反抗的力度。
政治,永遠都是鬥爭。鬥爭越激烈的社會,餘下可供競爭的空間,就越稀罕。今時今日的香港,鬥爭多、競爭少,所以好多人覺得,甚麼都沒有選擇,其實只不過是社會現象的反映。
專欄電郵:mailto:mcwriter@sharpdaily.com.hk
李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