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梅菲、大衞和哥利亞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0, 2013.10.18)
昨天在《爽報》的〈精神爽利〉講到王維基是港版大衞對哥利亞的代表人物,很易贏得普遍的支持。但一講到這個題目,就不得不提我很喜歡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的同名新作《David and Goliath》。
爆炸頭Gladwell寫的書,許多都打入《紐約時報》暢銷榜;之前他寫的《Outliers》,推廣了「二萬小時法則」。說穿了,二萬小時法則就是我們「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講法。不過Gladwell找題材說故事的能力,確實是當今首屈一指,能夠將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和事,從不同的角度再演繹一次。
弱點隨時變優點
今次Gladwell挑戰難度,取材是眾多故事的藍本;由聖經到希臘神話、電影到電視,小人物以小勝大,從來都很容易令觀眾和讀者代入。不過,Gladwell提出,可能小人物根本不是小人物,巨無霸的優勢也很易被高估。重點是,大多數人認為是優勢的,可能不是優勢,弱點也可能是優點。
很玄吧。回到港版大衞王維基的故事,當年他以國際回撥技術,打敗當年的全港市值最高的香港電訊,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後孔明的說,九十年代電訊業的發展到達了那個臨界點,就算不是王維基,也會有其他的人引入同樣的技術,可是如果進場的是跨國大企業,很可能老早就觸動到「老電」的神經,連落地生根的機會也沒有。
至於香港電訊,既得利益太大,不願意引入技術,結果反而成為了死穴。巨人哥利亞的優勢,是大家眼中的主觀願望,卻不是客觀事實的全部。至於大衞的缺點,當然也是被放大了。
時至今日,港版大衞仍然是大小強弱博弈的高手。逆向思維的想,假如他不是心中有底,知道要取得電視牌照是有一定隱憂,王維基是不用設下這個陣勢。政府打壓被視為弱者的王維基,肯定惹來公憤;也有理由相信,王絕對不希望觸動到官僚和權貴的神經。可是,就像梅菲定理(Murphy’s Law)所描述的,要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利世民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0, 2013.10.18)

 

昨天在《爽報》的〈精神爽利〉講到王維基是港版大衞對哥利亞的代表人物,很易贏得普遍的支持。但一講到這個題目,就不得不提我很喜歡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的同名新作《David and Goliath》。

爆炸頭Gladwell寫的書,許多都打入《紐約時報》暢銷榜;之前他寫的《Outliers》,推廣了「二萬小時法則」。說穿了,二萬小時法則就是我們「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講法。不過Gladwell找題材說故事的能力,確實是當今首屈一指,能夠將大家耳熟能詳的人和事,從不同的角度再演繹一次。

 

弱點隨時變優點

今次Gladwell挑戰難度,取材是眾多故事的藍本;由聖經到希臘神話、電影到電視,小人物以小勝大,從來都很容易令觀眾和讀者代入。不過,Gladwell提出,可能小人物根本不是小人物,巨無霸的優勢也很易被高估。重點是,大多數人認為是優勢的,可能不是優勢,弱點也可能是優點。

很玄吧。回到港版大衞王維基的故事,當年他以國際回撥技術,打敗當年的全港市值最高的香港電訊,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後孔明的說,九十年代電訊業的發展到達了那個臨界點,就算不是王維基,也會有其他的人引入同樣的技術,可是如果進場的是跨國大企業,很可能老早就觸動到「老電」的神經,連落地生根的機會也沒有。

至於香港電訊,既得利益太大,不願意引入技術,結果反而成為了死穴。巨人哥利亞的優勢,是大家眼中的主觀願望,卻不是客觀事實的全部。至於大衞的缺點,當然也是被放大了。

時至今日,港版大衞仍然是大小強弱博弈的高手。逆向思維的想,假如他不是心中有底,知道要取得電視牌照是有一定隱憂,王維基是不用設下這個陣勢。政府打壓被視為弱者的王維基,肯定惹來公憤;也有理由相信,王絕對不希望觸動到官僚和權貴的神經。可是,就像梅菲定理(Murphy’s Law)所描述的,要出錯的事,總會出錯。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