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還是創新?
信報 (經管智慧 B15, 2013.11.27)
這幾天到北京,有幸跟內地著名經濟學家教授M 和他的門生朋友會面,碰巧三中全會閉幕不久,話題離不開中國的未來路向怎樣走?
「國企是動不了的,其他方面例如司法獨立應該會有改善。」M說︰獅子山學會不談國內政治,所以也不會談當地的司法制度。不過,以多年研究政府官僚的經驗,國企享有特權,改革困難不難理解。
怎會放棄國企
口號是漂亮的,三中全會的公告內有「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活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令不少外資對國家扶助民企有很大的期望(其實所謂扶助,並不是像香港許多夕陽行業要向特區政府爭取,要政府搞一個什麼發展基金,打本給商家做生意。在大陸,只要政府放棄壟斷,不給國企在法例和融資上的特權,已經是叫鼓勵扶助民企了)。別忘記在這一句話在先,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說到底,正如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他的著作提到,中國二千年來中央政府都有稅收的困難,古代的鹽鐵專賣,就是國家搞壟斷生意提高國庫收入。想想今天大陸的逃稅情況,國庫要有穩定收入,不可能放棄國企,更別說基於國家安全,政府要對戰略工業有絕對控制權了。至於部分國企因勢力過大,中央用打貪和鼓勵市場理由來整治,權術而已,也談不上如朱鎔基年代較深入的市場改革。
不論一些港人如何不喜歡大陸,和內地學者談政治經濟,就算一些被稱為異見分子的,例如教授M 就曾被一些有軍方背景的人士點名批評,毛左也經常給他麻煩,他自己在反右和文革也吃了不少苦頭。不過,內地公共知識分子(他們簡稱「公知」)對政府仍是褒多於貶。我們當然可以懷疑在公共場合,基於政治壓力和自身的生存空間,他們不敢去得太盡。私底下就算跟吃過牢獄之苦的公知交談,他們在許多範疇都為政府辯護,多於數落政府的不是。
例如教授M,雖然被中外視為自由市場學派的代表人物,卻對由政府投資的高鐵高度讚揚。他說,中國政府興建高鐵的速度和技術,令美國德國都吃驚。席間有搞網絡生意致富的朋友附和,說中國的高新科技如何跟美國一爭長短,民間如何創意澎湃,然後引入騰X 華X等公司為例。老教授M 說的現象倒是沒錯,不過解釋為「中國政府投資令民間創新」我卻認為不妥。
極低人力成本大量複製
正如人類上太空,根本不是什麼新事物,當年有份在電視觀看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的中學生,今天差不多有資格拿長者福利了,更別談高鐵(幾十年前稱子彈火車)一類歐日民間日常交通工具。好聽的,可以說中國的現代化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參考參考,人家花幾十年研究創新的事物,中國人幾年就參考過來,以極低的人力成本大量複製,再花一些成本(有時候倒不計成本)改善,就說成自己的創新。中國人更厲害的,是作為完全的主權國,可以關起門來不執行美帝所謂「保護知識產權」的遊戲規則,歐洲日本便沒有這個本事了。
我這樣說,難免令人不悅, 不過我敬佩的,是老教授接受民國教育一代人的胸懷,對不同意見的後輩包容,我也明白老教授曾經歷文革年代的暴政,覺得今天政府已經是很開明的心態,既然老教授連毛左的激進言論也有胸襟容得下,我也覺得說說實話無妨,辯論於是繼續。年輕學者拿前蘇聯為例:把今日中國由政府主導的現代化,說成「參考」外國研究成果,說明政府在創新方面貢獻不大,那怎樣解釋前蘇聯和美國當年的科技軍事太空競賽?當年兩國的創新可謂叮噹馬頭,蘇聯的例子證明政府也能帶動創新。
不計成本的創新,導致前蘇聯帝國瓦解,我不知是否一個好例子。更甚的,是這些創新技術,是由蘇聯自己發展的,還是蘇聯在二戰攻入柏林從德國獲取的機密科技?有不少文獻指出,當年納粹德國積極研究原子彈和火箭技術,美蘇都是以德國的研究基礎發展軍事太空科技。當然,有人可以繼續問下去,納粹德國的創新,不也是由政府帶動嗎?那些創新是為戰爭殺人而發展出來的,成本是以千萬人民的生命為單位,如果有人認為這合乎成本效益,我也沒什麼話好說了。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王弼
info@lionrockinstitut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