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14.09.09, A02, 獅子山下)
公立醫院醫生人手近年長期不足,病人排期等治病等到死已不是新聞,醫管局曾申請醫委會免試引入海外醫生,但又被醫療界強烈反對,醫生人手不足情況愈見嚴峻,具經驗的醫生更是買少見少。諷刺的是,港大深圳醫院又公布放寬港大教授前往深圳行醫的時數限制,鼓勵資深的醫生到深圳診症,請問特區政府:香港的醫生到內地行醫,那麼香港的病人由誰來醫?
莫犧牲本港病人利益
瑪麗醫院換肝能手夏威醫生享負盛名,港深醫院去年啟用後,他是要北上工作的醫生之一,每月至少兩三日到內地。不解的是,香港名醫是本地培育的人才,被調派到內地服務,理據何在?院方的說法是到內地可以汲取更多不同臨床經驗,更保證瑪麗的服務完全不會受影響。
首先,香港有700萬人口,什麼奇難雜症也應該有吧。其次,人才的確是抽走到內地去了,瑪麗如何會不受影響?即使增加兩位醫護人手,也不可以代替如此有分量的醫生。港醫北上一天,香港病人就要多等一天,研究就做少一天,授課就少了一天。港醫為了內地人福祉,影響港人,怎也說不通。
真的假不了,日前就有傳媒報道,港大醫學院早前確認教職員到港深醫院提供私家症服務,但不需計算每周在港提供私症時間的限制,完全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犧牲本港病人利益。
內地行醫環境差
私人執業的港醫北上開診掘金,以港醫人性化的「病人至上」及「誠信」優點,在內地無異是奇珍。然而,除早已聞名國際的毒奶粉和地溝油,得過且過的管理方式,亦是內地特色之一。即使是港人北上經營的生意,以至港醫在內地開設的醫院,也逃不出這個巨大的社會缺陷。
4年前,首位到內地開診所的姓吳港醫,就因為內地與香港的文化差異,遭受連番挫折。原來按內地規定,醫療機構的選址要獲附近居民同意,令他診所地點一改再改;而銀行戶口、報稅、消防、城管、醫療垃圾等各項證照,申請手續亦遠較香港繁複,而且毫無靈活性可言。最可怕的是連診所的裝修費用,亦被多番敲詐,甚至因為工頭跑路,工人最後竟到港醫的診所追數。
另一邊廂,近日港深醫院有醉酒病人鬧事破壞,院方卻決定不追究。該院醫生不滿院方無視醫院暴力,公開宣布辭職。
港醫到內地執業,對香港病人百害無一利;內地對港醫來說,亦非上佳行醫環境,究竟這個「允許港澳獨資辦醫療機構」措拖,對本港有哪一丁點的好處?特區政府是時候檢討正視其所帶來的衝擊和弊害,以免愈做愈錯。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10 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