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指控含混

香港商報 (2014.12.09, A02, 獅子山下)

平等機會委員會向900多名家庭外傭進行問卷調查,6.5%受訪外傭曾在工作時受到性騷擾,有44%性騷擾涉及言語或文字。其中有14%性騷擾事件竟然是「不恰當地色迷迷的凝視或注視」,「色迷迷」此形容詞,帶有強烈主觀色彩,以此作為民調問題,似乎並不科學,甚至含糊不清。

民調用語不科學

調查中被指性騷擾者最大比例是男僱主,有女性外傭認為,僱主不避嫌看色情影片,也是性騷擾,不少僱主對此感到苛刻和不公平。調查亦顯示,在自稱受到性騷擾的受害者中,多達23%的人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全港有30多萬外傭,在此民調結果發布後,大概很多男僱主連正眼都不敢看家中外傭,以免被形容是「色迷迷」,被指性騷擾。還有,如果電視連續劇出現露骨的男女親熱情節,男主人更會嚇得趕快轉台避嫌,連正在看得投入的太太也只能無奈嘆氣。

平機會是法定機構,受公帑資助,負責執行《性別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根據法例,平機會的角色是要致力消除性別歧視、家庭崗位歧視、殘疾歧視、性騷擾、殘疾騷擾及中傷,並促進男女之間、有家庭崗位和沒有家庭崗位人士之間、和傷健人士之間的平等機會。

對納稅人而言,最期望平機會有效地推廣平等和諧信息,倡議多元共融,同時嚴正處理每一宗實質具體的歧視,實事求是。

不要製造稻草人

事實上,平機會其中一項特定職能,就是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及《殘疾歧視條例》處理有關歧視、騷擾及中傷的投訴,而不是以含混不清的「主觀感覺形容詞」做民調,製造稻草人來攻擊,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恐慌。

根據李天命先生的著作,語理分析最重要的莫如曉得恰當提出「是什麼意思」和「有什麼根據」這兩個問題。要判別一種思想或一個言論的是非對錯,首先必須知道那思想或言論是什麼意思,然後要弄清楚那思想或言論有什麼根據。當然,有關「意思」和「根據」的問題,不可漫無邊際地胡亂提出。

色迷迷意思夠清晰嗎?是什麼意思?理據夠確鑿了嗎?有什麼根據呢?政府部門及機構如慣常以這種莫須有的罪名加諸市民,將會非常危險。

近年平機會利用公帑積極地研究性傾向歧視立法,先不說其有否超越法例賦予權力,市民必須思考的是,如果事事立法,將社會規範不認可的行為都納入立法範圍,是令社會進步還是退步?如果歧視要用立法取締,那麼說謊、不孝等也需要用立法手段規管嗎?法律的原意又是什麼?管得了我們的思想嗎?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107動力召集人何民傑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