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對歷代財政司的陳茂波

信報/2019-03-02/白仲祺(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信我,雖然現任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支持度不斷下降,但獅子山學會一直認為,政客獲市民歡迎是一點都不值得慶祝的,所以contrarian一點想,這應是值得驕傲的。

當政府有能力把「攤大手板問攞派錢」這個港人的核心價值,經去年宣布派4000元,到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出爐仍未派得出,安排上更故意採用二十世紀初的科技──以紙筆填表和用腳排隊,令大量市民叫苦。結果今年坊間連要求派錢的意欲都消失,財政司司長真的值得大讚!當官員解釋,不能網上申請派錢是因須耗18個月設網站趕不及,不論他們是細心安排抑或智力真的有限,最終也值得表揚。

可是,今年雖不再亂派錢,但盈餘急速減少,預算案開支增長驚人。拿2018/19與2019/20年度比較,GDP和收入的增長不過3%至5%,支出卻飆9%。而2019/20與2020/21年度開支增長更達雙位數,完全脫離《基本法》第107條的限制!當然,該條文對眾官員來說,可有可無,只希望將來不會有官員因刻意違反《基本法》而被DQ就好。

打破《基本法》限制
政府使錢脫離「不能超過GDP百分之20」這個由七八十年代時任財政司夏鼎基刻意設下的限制,用意大家都明。政府權力暴增,還經常告訴市民庫房錢太多,所以積極不干預已過時,最好快快花光。本港還有不少無知婦孺,以為起大白象就是亂花,增加教育、醫療開支就是應該。舉頭看看,今日醫療教育制度營運有多好?幫到幾多市民?

現在最重要的議題是大灣區融合。看今年預算案,政府使的一分一毫,好像全為把利益盡快輸送給聽教聽話的朋友。電影基金、體育團體甚至創科局增加撥款和數碼港擴建,有幾多項目是一個正常有份交稅的市民,會同意是政府應該做的?

人們常說大英帝國有智慧,因香港在倫敦1萬公里以外,所以管治系統愈簡單愈好,如不直接收稅、強調自由貿易和保存本土文化,這些聽落好像為市民着想,但同時在無民意授權下,令管治相對變得容易。

積極不干預在近年已經多次死去,同一時間,市民對政府的不滿不斷攀升,能預備移民走人的,相信已作出安排,這當然是特區政府最樂意見到的局面。香港變成大灣區其中一個城市,豐厚的庫房也化作一眾官員欲盡快花光的目標。港府百多年來的理財哲學,是世上各國許多崇尚自由者所羨慕和嚮往的。夏鼎基、郭伯偉明知政府愈大,自由便愈少,故留下很多刻意安排,例如政府開支不能超過當年GDP的百分之20,以後數十年來政府亦都緊守追隨。

不知陳茂波司長如今天面對英治時代的各位前財政司,會否羞愧以對,低頭不敢看他們的眼睛;抑或是,陳司長會神氣地對他們說:「我們現在是祖國的一部分了,香港政府財政運作,已經是大灣區這個中央管理的精心傑作,一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了。」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