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虛招救不了內銀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 B14, 2011.10.12)
銀行究竟是靠甚麼賺錢?是存款和借貸的息差嗎?對了一半。銀行業真正的生存之道,乃繫於一個概念:槓桿。
在自由競爭的環境,存款和借貸的差別會不斷收窄,最終整個銀行業的利潤比例越來越低。在現實世界,銀行業永遠都是一個Cartel,政府發牌限制了競爭,而且在銀幣的另一面,發牌也等於合法創造槓桿的權力,以及政府存款保證的隱性補貼。這些才是現代銀行業的賺錢之道。
政府如此善待銀行業,也是出於管治的考慮。表面的理據很儍,很天真:「如果沒有監管,存戶的錢怎算啊?」實際上,就算像美銀這種零售銀行,資產當中不到十分之一來自存款。銀行業是政府操作宏觀調控的中介人,不得不成存這個行業。而銀行業不但要政府的祝福才能保持異常高的利潤,政府的宏調干預,讓銀行業過水濕腳,受惠其中。這種微妙的關係,在過去幾年更見明顯。
社會各行各業當中,沒有一個比銀行業跟政府的權力核心走得更近。至於央行,一方面作為銀行業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跟銀行的對口單位,更加是不在三界五行當中,地位特殊。這個銀行業對政治經濟的關係,放諸四海皆準。
周一滙金高調入市,增持四大政策銀行的股份。我仍認為這是虛招,改變不了事實。過去一段日子大陸不斷抽緊RRR(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限制,令資金市場嚴重扭曲,一時間難以回復正常。基本因素沒有改變,甚麼興奮都是假的。
利世民
銀行究竟是靠甚麼賺錢?是存款和借貸的息差嗎?對了一半。銀行業真正的生存之道,乃繫於一個概念:槓桿。
在自由競爭的環境,存款和借貸的差別會不斷收窄,最終整個銀行業的利潤比例越來越低。在現實世界,銀行業永遠都是一個Cartel,政府發牌限制了競爭,而且在銀幣的另一面,發牌也等於合法創造槓桿的權力,以及政府存款保證的隱性補貼。這些才是現代銀行業的賺錢之道。
政府如此善待銀行業,也是出於管治的考慮。表面的理據很儍,很天真:「如果沒有監管,存戶的錢怎算啊?」實際上,就算像美銀這種零售銀行,資產當中不到十分之一來自存款。銀行業是政府操作宏觀調控的中介人,不得不成存這個行業。而銀行業不但要政府的祝福才能保持異常高的利潤,政府的宏調干預,讓銀行業過水濕腳,受惠其中。這種微妙的關係,在過去幾年更見明顯。
社會各行各業當中,沒有一個比銀行業跟政府的權力核心走得更近。至於央行,一方面作為銀行業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政府跟銀行的對口單位,更加是不在三界五行當中,地位特殊。這個銀行業對政治經濟的關係,放諸四海皆準。
周一滙金高調入市,增持四大政策銀行的股份。我仍認為這是虛招,改變不了事實。過去一段日子大陸不斷抽緊RRR(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限制,令資金市場嚴重扭曲,一時間難以回復正常。基本因素沒有改變,甚麼興奮都是假的。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