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大額盈餘怎麼辦?
am730 (C觀點M10, 2012.1.13)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據稅務學會預測,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又會錄得約有500億元的大額盈餘,這個數目遠多於財政司原先預計的39億。
當歐美紛紛出現債務危機的時候,特區政府仍能有大額盈餘,本應值得慶幸,但市民對此早有預期,一點都不感到雀躍。
在這個財政年度,樓價創了新高,加上政府又主動推出土地,所以賣地的收入創了歷史記錄。此外,香港的經濟又受惠於內地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商業機構部分都有利可圖,令政府在利得稅面有可觀的增長。
特區政府的財政政策承繼自殖民地時代的港英政府,其特色是低估入息,高估開支,結果自然是收入比預期多,支出比預期少,所以經常都出現盈餘。
這樣的理財策略,雖嫌有點保守,但總好過像歐美那樣先使未來錢,結果政府債台高築,禍延子孫。然而,要這樣年年有餘,社會不是沒有代價的。政府低估了收入,導致政府本應可以減稅也沒有減,增加了市民與企業不必要的負擔。政府高估了開支,令政府本應可以提供更好的社會服務也不去提供,這樣做對市民不公平。
在殖民地時代,市民逆來順受,不敢對港英政府諸多要求。如何制訂預算案的問題,一般小市民甚少關心。自從回歸之後,中央許諾港人可以治港。故先是政黨紛紛就財政預算問題各陳己見,繼而各種利益團體亦紛紛要求多分一杯羹。這種情勢令政府不能偷偷把盈餘撥入儲備算了,而得向市民有所交代。
通常,政府的做法是派糖,而不是增加經常性的開支。政府覺得,香港有時雖有財政盈餘,但都來自一些非經常性的收益,譬如賣地收入及印花稅等,政府沒有把握明年一樣有得收,所以不敢以一時的收入去增加經常性的開支。因為經常性的開支,如醫療、教育、綜援、以至公務員的工資等,一旦提升,就不容易再削減,否則社會就會上落動盪,市民就會感到生活不安穩。
因此,政府的所謂派糖,大都是一次過的安排,如退稅、免差餉、代交電費、綜援派雙糧等;去年更學澳門,人人皆獲派定額現金。
這種做法被想多分盈餘一杯羹的團體譏為不懂理財,有推卸責任之嫌。但對普通小市民而言,這種分配方法,簡單易計,人人都知道自己一定可以收多少,好過拿去作「合理分配」之後,錢就不知去了哪裡,自己可能一無所得。因此,如果拿去公投,一定是支持派錢的人多。
可惜,政府上次派錢被傳媒猛轟,今次是一定不會再派錢了;但增經常性開支,政府又怕順得哥情失嫂意;所以,政府最可能會做的,是找一些新的名目去施些小恩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