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縱容 教科書難跌價

卜中月 – 獅子山學會政策研究員 (經濟日報A32  08.30.2007)

每年暑假,政壇左中右無不為這件事造造勢,年複一年,教科書出版商依然故我,家長怨氣絕對可以理解。不過,鞭撻出版商的貪婪無恥,或許一時間可以宣洩怒火。可是終歸要明白,做生意的誰不想多賺點?問題是,為甚麼唯獨是出版商有持無恐?
 
消委會研究發現,香港教科書出版業極為集中。四家出版社,包辦四分三以上的小學教科書市場,中學教科書市場的集中程度亦不遑多讓,個別科目更出現寡頭壟斷呢?香港的中小學生人數加起來,差不多有九十多萬人,這個每年銷售額逾十億元的行業,竟然如此缺乏競爭,加上出版商每年加價如取如攜,反競爭的行為表面證據成立,磨拳擦掌要倡議立法反壟斷的,不會拿教科書出版商來祭旗才怪!

 
不過,就連消委會也說過了,教科書市場的最大進入屏障,其實就是政府的教育官僚。原來,在老師選擇課本之前,教育局袞袞諸公早已定下了「適用書目表」。據說,要進書目表,書商在出版前送一份完成品給教育局;過不了關,發回重做事小,趕不及錯過了審核的時空,對不起,等下個學年吧!此等官僚遊戲,可不是行外人說要隨時參與便可,難怪教科書出版業如此高度集中。
 
事實上,出版商要改版,也得過教育官僚的一關,與其說改版是為了多賺,倒不如承認這是教科書市場的遊戲規則吧!教育官僚也有所謂的「三年不改版」的規矩,美其名讓同一本書可以用上幾年,由易手書來對付新書,可是,到頭來治標不治本。出版商只要一天市場支配的地位在手,新書的售價仍然會將這個因素計算在內,用一年的書當三年的來定價,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當然,教科書貴,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以經濟學術語,那就是代理人利益矛盾問題 (Principal-Agent Problem)。老師代家長選擇課本,要找內容最稱心的,實為天經地義;不過,付鈔的不是自己,價錢自然不是首要、甚至次要的考慮。但在老師決定用甚麼課本之前,又多了一重官僚的篩選,當然價錢更不是揀書的考慮因素。如此的雙重代理人利益矛盾作祟,教科書又豈會不貴?
 
說到底,家長付鈔,買的不是課本,是教育;錯,也是出在教育官僚。試問,那繁複的審評機制,有存在的價值嗎?課本要是有錯的、差劣的,老師也會篩選。取締了審評機制,自然海闊天空,多了競爭,又何來高得令人眼痛的價錢?怕老師的選擇不夠慎重嗎?那是教育服務有多貼身的問題。學券制這個答案,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吧?說不定,在百花齊放的教育制度下,我們才知道課本對教育成效,影響沒有想像中的重要。一直以來糾纏在課本內容的時間精力,卻比想像中的高,而當中所浪費的,就是本來可以投放在有效教育的資源;這一點不明顯,其實卻是最重要。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