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 : 回到非主流的基本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B14, 2012.8.22)
「當所有人都說是機會,那就不算是機會了。」在臉書上看到了這一句,還是覺得蠻有意思。機會,還有一個關聯詞:「機會率」。機會的意思,就是不一定會發生的事。尋找機會,難免有一份寂寞,不會是群體活動。
過去幾年,人人都說是價值投機法的黑暗時期,因為覺得地球經濟將陷入長期黑暗的淡友,怎樣也想不到,央行介入,可以將秩序擾亂至如此地步。事實說明,預測,最難的一關,是捉摸群眾的心理。不要說群眾,就算是一小撮人的決定,有時也像無定向風。觀察研究了央行的作為八、九年,我的結論是,最好還是不要去過份猜測。
價值投資法是否已死呢?MIT的Andrew Lo,提出的Adaptive Market Hypothesis的看法是:市場就像一個生態圈,內有各種用不同求生方法的物種;一種機會,吸引了大量的物種來覓食。主流物種,又成為了其他物種的機會。市場就在這種演變的過程,推陳出新。所以,每一刻的市場價格,除了反映了當時所有的資訊,還有這個生態圈的各種物種的互動。
有一段日子,市場上主流策略,是追逐息差。之後,因為利差交易形成的資金流,令某些市場出現了資產價格泡沫,當時得令的策略,就是增加風險胃納去冒險。泡沫爆破,央行寬鬆,之前的策略絕種,取而代之就是炒作央行的行動。最新的趨勢,央行干預效用越來越低,全球主要貨幣也沒有甚麼息差可言。追逐泡沫嗎?最後一個泡沫,也就是債市的泡沫,似乎也有點搖搖欲墜。或者該回到最根本的價值創造,追求增值和回報。當然這是非主流的觀點,但是,機會就是非主流。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