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我贏、字你輸的遊戲
東周刊 (靈點一巴先, 2012.11.23)
「我只信任那些會自己承擔風險的商業決定。」六十年代港英財政司郭伯偉如是說。這句說話,也刻在我辦公室他的銅像上。
「郭伯甚麼?姓郭的維園阿伯,是嗎?做生意要自己冒風險,太out了吧?」朋友在facebook 留言。
事實上,朋友此言甚是。潮流興走數,歐美日政府帶頭印鈔,歐豬國家一味靠拖實質唔想還錢。似乎欠債還錢,真的很老土。
同樣道理,做生意要自己出本錢,又何嘗不是?醒目仔的天堂,莫過於有人打本給自己做生意,賺是我的,輸就拍拍籮柚。「公我贏、字你輸」這遊戲,香港一些電影業朋友一定不會陌生。
對於電影業有人高呼「市道低迷」,為回應這類訴求,政府於二○○七年豪花納稅人三億,注資電影發展基金,如意算盤是發掘電影新星之餘又振興香港創意和電影業。我的獅子山學會當年獨力反對向該基金注資,認為一定有人「屈機」,無信心賺錢的「藝術電影」,自然蜂擁申請該基金,順道為開工不足的電影明星和台前幕後製造就業。有信心賺錢的,例如帶動強國人重溫古籍的「乜乜肉蒲團」一類電影,當然不會申請該基金。是故,當年敝會的一些會員,就曾發表《香港電影人好學唔學》、《玩女星,有資助》一類文章,預言納稅人的注資一定血本無歸。有興趣重溫本會當年的預言,可到http://bit.ly/U3n3Yp和http://bit.ly/WaXaTX。
雖說特區官員對納稅人的錢一向非常慷慨,不過怎說都是出自港英訓練,總有底線,所以面對我們的強力反對,也定出一些措施,希望基金長玩長有,以免孭鑊。其一招數,是申請者要找「第三方投資者」,然後政府配對(事後發現,很多「第三方投資者」就是申請者本人);另外,如果電影「僥倖」賺錢,電影基金也會有一定回報,就算官員明知賺少賠多,只要有出有入,能把基金拖到自己卸任後才清袋,也算是功德圓滿。
結果,審計署最近公布,有的受助電影,上映僅兩日,共收三百二十七大元,三百萬的資助,政府一毫子也收不回。連有陳奕迅坐鎮的《贖命》,票房不足一百萬,政府只收回一千七百六十九元。這些數字雖然令人震驚,不過總在本會血本無歸的預期之內。
更神奇的,是一些擁有票房佳績的電影,例如獲國際獎項的電影《歲月神偷》,本港票房大收逾二千萬元,但政府最終只收回二百九十六萬元,不足以彌補三百六十萬元的融資成本。另外,在本地收二百多萬元的《麥兜响噹噹》,但內地票房有七千多萬元,但政府只收回二百一十一萬元,等於58.6%融資的金額,納稅人也是虧本。不計商品銷售收益,七千多萬元扣掉還給政府的二百一十一萬元,其餘的錢往哪裏跑,真的不要問我。這些數學太高深,不懂。
羨慕嗎?別急,搵香港政府打本做生意,機會多的是,字數所限,再談。
輯錄自 482期 Book A 【靈點 一巴先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