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的不是市場

壹週刊 (壹擋專政 A010, 2013.04.25)

 

「我知,你相信自由市場。」許多不認識我,但有緣見過我文字的人,初次見面,都會有這樣的一句開場白。

「我相信的,是個人。」坦白講,我天生對制度有懷疑。自由市場是社會的一種制度。要我去承認自己相信一個制度,實在感覺有點不對勁。

「哦?你不相信自由市場?那麼你又為什麼到處宣揚自由市場資本主義?」

因為我相信,人追求美善,過程當中,會不斷完善客觀環境,自由市場是最能讓個人發揮的制度。與其說我是宣揚自由市場的可貴,不如說我對人性有一種近乎宗教的信任。

「為什麼你又不相信政府?政府一樣是由人去組成。」

這是一個合理問題。先此聲明,我不是無政府主義者。我更加相信,世上所有現存的制度,總有其存在的原因;市場如是,政府亦如是。

市場和政府雖然都是由人去組成,不過兩者有個基本分別。市場運作,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一定互信上。沒有基本的互相信任,不可能有交易;沒有交易,就沒有市場運作。

人與人之間,要有一定信任,市場才能運作。反過來說,就是人與人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不信任。不信任,用制度經濟學的眼光去看,就是交易成本。有人說,政府的存在,是要來減低交易成本。換句話說,因為人與人之間始終有點不信任,才促成了政府的存在和成形。就以三權分立為例,這個政制安排的意義,就是為了互相制衡;權力需要互相制衡,意味着對掌權者的不信任。如果說市場的基礎是建立在信任,政府的基因,就是對人的不信任。

人怎樣過社會生活,也會影響到集體意識的習慣。政府佔據人民生活的比重愈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愈薄弱。相反,人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愈是市場主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愈豐厚。生活在社會主義大政府國家的人民,去到資本主義自由社會生活,最難適應就是要去相信別人,怕被騙,行為也顯得小器。相反,由自由社會搬到大政府社會生活的人,最難適應就是那種事事處於猜疑的氣氛。政府既然存在,我們就唯有好好將它規限,免得不信任蔓延。民主的意義,應該是對人民選擇的信任,所以,真正的民主社會,也應該是大市場,小政府,兩者河水不犯井水。現在香港正在制度轉變的分水嶺,我希望民主派在爭取終極普選的同時,認真地去思考,對大政府的嚮往,是否有違民主的原意。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