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政策初見成效嗎?
am730 (C觀點A10, 2013.05.08)
鳴謝施永青先生給予轉載
自從今年2月政府推出雙倍印花費之後,樓價從高位回落,跌幅已近5%,相信趨勢還會持續。有關高官對此表示欣慰,認為政府的房屋政策已初見成效。
無疑,近期社會輿論確常以樓價的起跌作為衡量房策是否有效的指標,而政府自己亦擺明態度,希望阻止樓價持續上升。官員為此感到欣慰,可以理解。
然而,政府房屋政策的根本目的,應是幫助更多的人置業,並改善香港人的整體居住環境,而非單純是樓價下跌。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現時的房屋政策就很難說已見成效。
樓價回落,當然有助首次置業者入市。這是從負擔能力的角度來看,所得出的結論,但樓宇是一種帶有投資性質的商品,而非純粹消耗性的商品,價格下跌一旦成為一種趨勢,反會阻嚇市民置業。八萬五年代,樓價跌到比現時的居屋更容易負擔,但偏偏大家都不願意入市。日前新居屋綠悠雅苑揀樓,就有很多抽中好籌的人也放棄。可見即使對用家來說,投資價值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慮。
現時政府透過猛增印花稅去遏抑樓價的政策,嚴重地妨礙各式買家入市,實質上破壞了買樓的投資價值。當買家知悉,原來自己買入物業後,政府可以隨便透過行政措施,去損害自己的業權,令自己擁有的物業突然少了很多銷售對象,因而賣不到原先應該可以賣到的價錢,買家一定會為此重新檢討他的投資決定。
大陸政府搞限購,對遏抑樓市的作用不太大,是因為大陸的資金沒有海外出路。但香港的資金可以在國際流通,沒有必要非買香港樓不可。那就讓香港人再嘗多一次,資金不願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好處」—樓價很低,但大家寧要錢,不要樓;而社會則消費不足,欠缺投資,生活質素普遍下降。
現時樓市的成交量,只及正常情況的三四成左右,市場缺乏必要的流動,資源的使用效益正受到破壞。計劃經濟就是因為缺乏流通,以至資源沒法落入最能有效使用資源的人的手裏,結果造成大量浪費。
過去,香港每年的物業成交量大約為樓宇總存量的8%,今年很有機會跌到不足5%。這表示換樓活動會大量減少。香港人大部分的居住環境都不太好,有換樓活動,他們才有機會遷往更好的居所。現在交投處於半停頓狀態,等如說改善環境的機會也隨之而減少。這是政府房屋政策想看到的結果嗎?
房屋問題牽涉的何止居住問題,它還影響着整個金融系統與經濟發展。現時社會一窩蜂地貶低投資地產的社會功能,甚至把地產投資者視作社會的罪人,以為一個沒有投資者的市場才是一個健康的市場。這種觀點過度偏頗,政府不應以這種觀點來制定房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