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樓市再升的空間
蘋果日報 (財經要聞 B10, 2013.07.12)
「你以為自己可以控制市場,其實係市場控制緊你。」前幾天,聽到中原地產代理的創辦人,如此這般分析特區政府對『管理樓市需求』的態度。不,政府沒有能力去改變需求,只是令到交易成本增加,供與求都下跌,無論樓價升跌都更難反映真正的基本因素。又有社會棟樑和上了位的才俊說,交易下跌自然價格會下跌。這種粗糙的邏輯,對不起,恕我找不到接受的理由。
事實上,如果過去數年資產價格的暴升是反映各國央行的寬鬆政策,貴金屬的價格,是否已經反映了美元弱勢的終結?我認識不少末日論者,認為貴金屬的弱,只是暫時,紙幣總有走向終極滅亡的一天;但容許我引用另類財經網站Zero Hedge的格言“on a long enough timeline,the survival rate of everyone drops to zero”。
雖然我對未來,永遠都不作預測,但是有些原則我還是相信,例如人類無論在任何社會政治環境,只要有一絲求存的意志,就會生產創造和交易;儲金者認為在紙幣制度崩潰後,他們仍然可以用手上的黃金繼續經濟活動,也離不開這個信念。所以既然如此,我倒不如回到資本的最根本:求存和創造的能力。畢竟,真正的資本是人的想像,這是馬克思教的。
回到樓價。事實上,恐慌性買入和持有資產,是市民捍衞儲蓄的自發行為。有人早就先機,有人後知後覺,這怨不得別人。如果說樓是基本需要,政府要介入,衣、食和行政府也要介入了。居住環境未如理想,和居住環境惡劣至構成社會問題,是有一條很微妙的界線。當然每個人都想衣食住都無憂,但代價又由誰去負擔?今天樓價升政府就管理需求,他朝樓價跌政府又可以怎樣?鼓勵人買樓?又或者「管理供應」?請記緊,到時撤招就等於增加供應。要說的,都說過了,大家好自為之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