憎人富貴問題 政府難解決

信報 (2015.01.21, B13, 經管智慧)

有智庫行家來函,希望收集本港各界年輕朋友對未來發展的意見。在我個人而言,相對歐美日本(記着,許多事情只可以是相對),香港未來的發展和潛能根本是令人稱羨,特別是年輕一代,不像歐美日的同僚,背着上一代留下的債。香港上一代人留下大量盈餘,一些年輕人則想着如何瓜分,說這些人為國際社會上的富二代,絕不為過。

當然,正如許多富有家庭,子女總想着如何瓜分老頭子的家產,自己又不事生產,這頭家便是家無寧日。況且,謀着我們豐厚家產的,內外兼備(是誰我不說了,自己揣摩吧)。因此,香港的問題,絕對不是教育資源投放不夠、住屋不夠、醫療不好這些老掉大牙的問題,而是太公分豬肉的問題。可惜,人性這東西,絕對不是政府政策搞幾個委員會能夠解決得了。

例如,A看着身旁的同事B,工資相近,但B早幾年膽粗粗買了樓,現在身家(賬面)多了幾百萬。要追入市嗎?但A會覺得,相對B,自己像蝕了幾百萬,幾年來像白做一樣,這口氣如何嚥得下去?要自己承認走雞眼光差,不是許多人有這個胸襟。一股怒氣,惟有向政府爆發。就算政府能夠興建足夠公屋,到A發覺他只能住公屋,而B可以住私樓,他又會繼續埋怨(又或到時埋怨的是B,正如一篇網上潮文指出,住私樓才是儍仔),這一類婆媽憎人富貴厭人窮的人類劣根性,政府政策不可能為這而改變。

又例如,有年輕人投訴沒有上流機會,坦白一點,就是認為「老嘢」阻住地球轉。這樣說法有根據嗎?數星期前便有一個錄音於網上流傳,裏面的憤青說話附上許多助語詞,以青銅聖鬥士星矢比喻自己的一代(對於70、80 後,聖鬥士星矢是家傳戶曉的卡通人物,不屬於這個年齡的讀者就對不起了),說自己無論幾好打,無論怎樣拯救地球,他們仍然只是最低級的青銅聖鬥士,永遠不能晉升到黃金聖鬥士,因為早已給前輩瓜分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像故事裏,400年一遇的大災難大洗牌,大量的黃金聖鬥士給敵人消滅,他們才有機會上位。「所以我們才要佔中」,憤青如是說。姑勿論年輕人是否如自己所說,像星矢一樣好打,這錄音在網上瘋傳,意味得到許多人認同。要洗牌,要大災難,除非政府再搞文化大革命鬥地主,否則,這些人的訴求,有誰滿足得了?他們拿回歸過渡期改朝換代這個百年一遇、英國人撤出、香港人水鬼升城隍為常態,說以前機會多,而漠視在更早之前,英國人才是真正的特權階級。城邦論在香港有市場,不難理解。

宗教方法可化解

有人一定會說,政制改革,民主普選,就可以改善貧富懸殊(或曰改善眼紅症)。看看歐美,事實上他們的政府把中產變為基層,有一點辦法,例如現在美國,拿低收入福利的人有1.08 億,多於1.01 億擁有全職的勞動人口。看見朋友跟自己一樣窮,令一些人內心舒暢些,不難理解。但對於超級富豪,民主選舉簡直是他們的天堂:他們有錢支持參議員眾議員的選舉,有錢影響輿論,最終影響立法,他們就能把小企業排擠,不讓後來者與自己競爭。歐洲的大家族企業擁有人,仍然過着非一般人可想像的富裕生活,不過是要低調一點。美國好一些,科技界總有新人冒起,但這跟個人能力、文化、開放的移民政策、資本市場有大一些關係。其他所謂民主國家,為何沒有美國厲害?現時香港的排外情緒,又怎會有利創新?

目前特區政府,甚至許多民主國家的社會,只會頭痛醫頭,有人投訴就俾粒糖買件玩具安撫一下情緒,不可能對社會有實際幫助。我再強調,當社會已經解決絕對貧窮,面對相對貧窮,人性這東西,例如憎人富貴厭人窮這類問題,政府不可能解決,宗教的能力可能大一點,不過現今許多人把政府當作宗教,希望它能給予幸福快樂,又是另一個哲學討論了。 作者為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info@lionrockinstitute.org

王弼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