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沒有土地需要

信報/2018-08-11/白仲祺(獅子山學會營運總監)

近日有幸出席了數個關於土地政策的活動,有團結香港基金的「滙聚智慧 造地創未來」,和友報am730舉辦的「土地小辯論」。用最簡短的方法來總結,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在大嶼山東面海域進行大型填海,創造一個達半個九龍大的人工島;而am730論壇由數位專家發言,普遍認為香港應尋找方法發展土地,當中有專家鼓勵政府回收高爾夫球場和棕地,亦有認為應將香港所有土地重新再規劃,釋放現在未被有效運用的土地。

獅子山學會對此議題希望從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帶出中央土地規劃的原罪。香港土地制度是運行社會主義,一塊地能用作什麼用途是由各個政府部門決定。除了數塊例外的土地之外,所有的土地都只是以租約方式租給市民。當然有人擁戴中央規劃,但這些人要面對的問題,就是以政府的track record,如何能讓市民相信,它的規劃會比在私有產權下真正能為自己的資產來作長期安排的人,更能善用資源。

公屋制度浪費資源
香港的「土地問題」、「住屋問題」甚至「樓價問題」,全部都是偽命題。土地有問題,但大家知道高達六七成的土地未開發,要增加土地供應來應付香港將來的人口需要?這人口增加,是有機增長?還是中央人口管理而成?住屋有問題,但大家去過外國,不用說第三世界國家,甚至西方國家,只看文化較接近的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都知當地露宿者問題比香港嚴重多倍。而樓價的問題?大家有看到新樓盤推出,之後是大賣,還是要不斷減價促銷?

請留意,我絕對不是在誇獎香港的住屋制度。對學會有任何認識的人都知道,我們一直認為樓價不斷升,是量化寬鬆導致的通脹的結果,令銀紙購買力不斷下降。通脹是一種財富再分配,令資產階級更富。政府各種樓市干預措施,由數十年不斷擴張的公屋制度,到辣招,甚至較近期的一手空置稅,不斷減低市民能夠有效使用土地資源的能力。

政府中央城市規劃、中央營運樓宇制度、中央干預自由買賣,得出的結果,便是一個令最慘的人捱劏房的制度。起更多新公屋,依舊令很多聲音疑問,得益者真的會是這些人嗎?不同人士用不同方法鼓勵政府耗用更多的資源,無論是鏟走高爾夫球場,還是大型填海起公屋,得出的結果,都是被人批評為利益輸送或官商勾結,不能解決真正問題。

絕大部分香港人都接受,公屋制度是一個非常差的制度,根本是利益輸送,製造富戶,亦無法分辨最慘的人。輪候當中,有幾多是真的值得被幫,有幾多只想博免費午餐,這麼重要的問題,政府都不願意回答。政客用盡方法,保護現有公屋戶不被踢走,以免影響票倉。比起不斷填海和鏟平郊野公園起公屋,如果我建議將所有公屋私有化,然後從此停止再建公屋,相信很多人會說我是黐線。公屋幾差,幾浪費土地,都要繼續起。

政府過度干預遺害
如果一天,能像施永青先生般提議將全香港土地重新再規劃,當然有可能大大提升香港土地使用的效率。可是,今日香港,還有人真的信賴政府的運作是以改善市民的生活為最終目標嗎?

比起更多的規劃,獅子山學會只想問,幾時能真正讓市民掌控和增加土地用途和效率的私有產權,才會被人接受?香港根本無土地問題,有的只是因政府過度干預而就算夠地都用不了的分配問題。可是,大家就算睇到這裏,可能依舊覺得起多點公屋,便會解決一切爭議。

Facebook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