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學位貶值現象
商報/2019-07-26/吳健華 (獅子山學會項目主任)
大約在去年年中,我參加了由政府舉辦的「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公聽會,當時我指出如果小組有心想幫助年輕人,應該叫政府取消對所有專上院校的資助,並交由市場營運教育,原因是由政府出資給專上學院營運,結果就是學院的運作毫無彈性,更令一些沒有讀書天分的年輕人以為只要混到文憑便可萬事無憂。
然而,教育界權威卻認為,他們的政策,是不能夠讓八家大學以市場模式營運。
所謂的政策是什麼?他們真的幫助年輕人了嗎?為什麼我們在媒體上卻看到一張張激動和忿怒的年輕臉孔?
究其原因,就是年輕人被騙了。當他們背負一身貸款後,才發覺原來那張因大量濫發而大幅降低價值的文憑,不能令他們修得正果、快快樂樂地生活,不要說找到理想工作,就算找到,薪水也不如所願。
近日,有某大學發表一份關於香港整體生活質素指數的調查,當中並沒有就教育質素進行調查,忽略劣質教育制度對年輕人帶來的影響。說得最多的,卻是有關置業方面。
但即使如此,對於樓市辣招所造成的後遺症,教育界權威也只說辣招未能應付樓價高企,顯得避重就輕。至於辣招令二手樓供應減少,樓價和租金因此上升,這些情況卻都不提。如果教育界權威真的認為減少住的負擔最為重要,那何不建議政府增加土地供應和取消辣招?供應多了,樓價不是有下調的可能嗎?沒了辣招,業主可以多買一層,舊的那間則放租,市場多了租盤,租金升幅不就收窄了嗎?
文憑量化寬鬆,令學位貶值,大學生身價降低;辣招減少供應,令年輕人更難上車。這些政策在在使年輕人失去希望,陷入困境。
香港,未來會變成怎樣?
Facebook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