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城市的求生力
壹週刊 (另壹角度 A006, 2011.5.12)
香港一直以來都是移民城市。戰後的香港,一窮二白。不過,這裡有的是自由和安全。由四五年到五○年,短短五年之間,人口由不到一百萬,倍增到二百多萬。六○年,香港人口升到三百萬。七○年,人口逼近四百萬。
七十年代之前,根本沒有什麼香港人的身份。隨粵語媒體的興起,香港人才慢慢有自己的身份意識。無錯,這段日子,香港有許多社會問題。不過,同樣的這段日子,香港建立起一套我們引以為傲的核心精神。
我的父母在六十年代末來到香港。最初,他們一點粵語都不會說。可是, 記憶中這幾十年來,他們沒有因為移民的身份遇過什麼歧視。
政府和知識分子,成功地將歧視標籤成政治不正確。不過,歧視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同樣的一個地方,為什麼以前沒有歧視?今天更繁榮富庶的香港,歧視的問題反而更嚴重?
對大陸人歧視情緒爆發,其中一個觸發點,是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的問題。有懷孕六週的港人,竟然無法預約到私家醫院的床位。原來,自從醫管局上月底停收內地孕婦,香港私家醫院的床位即時爆滿。
更多的香港媽媽,擔心今天產房爆滿,明天便是學位短缺。據說,香港北區的學位,在這兩年開始緊張了,有些小學生已經要跨區上學。
香港媽媽的產房和班房,共通點都是特區政府用計劃經濟的方法去運作。醫護和教師的人力資源「供應」,在特區政府的宏觀調控之下,不是太多,便是太少。與其說港人歧視新移民,倒不如說:政府將教育和醫療都管死了,反效果令香港人煩躁不安。
就算特區政府承諾,將所有盈餘都用在產房和班房,問題也不會得到解決。第一屆特區政府為了「建華鎮英」,將教學語言通通變了廣東話,外地的教師通通不能在香港作育英才。助產士短缺多年,特區政府就是不願意開放,讓其他地方的醫護人員來港服務。
為什麼全球化下的中學課程,不可以用雙語授課?大學的環境,不就是中英並行嗎?英語仍然是香港的官方語言之一吧。難道香港人的體格神奇,外國的醫護人員便照料不來? 說到底,在政策制定的層面,大學、教育學院、醫生壟斷利益集團等的影響力,遠比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大。
香港本來的優勢,源於移民城市的求生力;香港的基因,就是一個開放型社會,特點是適應力強。不過,當開放型社會裡有一、兩個範疇慢慢自我封鎖,僵化,整個社會的適應力也會減弱,也更傾向以封鎖來自我保護,移民城市便從此走向依賴。
李兆富
時事財經評論員,自由市場智庫獅子山學會創會成員。
作者網誌: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