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2後遺症
利世民- 蘋果日報 (利字當頭, B18, 05/11/2010)
第二輪量化寬鬆(QE2)終於出台,雖然沒有萬億美元規模,但也些微高於預期的500億美元。就像本欄早幾天預言,聯儲局是決心用行動,要告訴全世界,美元將會氾濫,Save US Dollar at you own risk。
接下來的問題是,其他國家可以如何應對?現在明顯有三種路向。一派像日本般,跟美國一樣,用鈔票氾濫市場,進行惡性貨幣貶值競爭。另一派像澳洲和加拿大,透過加息令貨幣升值,提高進入熱錢的成本。
基金股樓勢掀投機
事實上,無論屬於哪一派,非理性的貨幣政策,令一切基礎分析理論都變得不管用。本來,加息應該是出於實際需要。投資者對資金需求增加,資金成本上升,市場利率也應該會跟着上升。所以傳統上,健康的加息周期,也是企業盈利的增長期,股市理論上也會比較暢旺。現在循這套思維分析,可以錯得差天共地。
首先,幾個經濟大國的超寬鬆貨幣政策,令到滙率差距的考慮不如利率差距的計算。尤其是當共識預期,至少在未來兩年美元利率將會在零點幾厘徘徊。所以澳洲和加拿大加息,也等於增加利差交易的回報,貨幣升值更令投機資金財息兼收。這些國家的金融體系中的資本隨加息膨脹,加息結果對壓抑通脹沒有成效。
不過,更大的問題將會出現在香港。我要是在管理對冲基金,幾個月一定送錢進來,買點甚麼也好。
因此,有理由相信,香港在未來的幾個月,將會見到一次又一次的資產價格暴升,之前已經抱怨上不了這一轉順風車的八十後,恐怕怨氣更深。其他像輸入貨品的價格也會反映在零售層面。最後,一個可能是港元脫鈎升值,另一個可能是股樓齊升。無論如何都是贏面極大的投機。
Facebook Comments